一时也不知道该同情慧娘年纪轻轻就守寡,还是该羡慕慧娘夫家忒厚道?
等慧娘开始做肉干卖,大伙都觉着自己真相了:慧娘夫家就是靠做肉干发家的!就这肉干的味道,那是只要做出来,就不愁卖的。慧娘夫家能凭此攒下大笔钱财,一点都不难。
巷子里就有做吃食生意的,有在吃食铺子或酒楼做活的,都知道这吃食生意看起来不起眼,若是味道好,能长久做下去,那也不少挣。
这慧娘自己有能传家的手艺,又有个出息儿子,享福的日子在后头呢。这女人有本事,连带着爹娘和娘家兄弟侄儿们,都跟着沾光的,在府城也不是啥新鲜事。
慧娘身边跟着赵发财和大金他们,还阴差阳错的,打消了巷子里不少婆子想给慧娘牵线的念头。不说人有个能科举的儿子,就看身边带着爹娘和那一溜的侄儿,也知道人现在是不打算再嫁的。
娘可以不嫁,儿子可以娶呀!自家没女儿,娘家还没侄女?
赵明月都可以想象,自己中秀才的消息一传开,四水巷子里的阿婆婶子们,对自家会多热情了。
赵明月长得好,年纪轻轻就是秀才,上哪找这样的好女婿去?
生父早逝,一大家子在府城租院子住,想来家中钱财也不是那么富余,且后头拖累还不少。这么一看,府城有些家资的普通人家,也能和赵明月说上亲。
府城百姓见多识广,秀才他们见多了,想中举人那就难了。多少人年纪轻轻中了秀才,儿子都可以科考了,还是中不了举人。
赵明月看着年纪是格外小,那也不能保证将来就能中了举人。家资不丰的秀才,带着寡母,还得照看着舅家,也不是什么太好的女婿人选。
不过赵家也不穷,慧娘性情也好,闺女/侄女嫁进去也吃不了多少苦,万一赵明月中了举,那可就赚大发了,值得一试。
不少人家把和赵家结亲的利弊分析得清清楚楚,最后还是觉着能嫁闺女/侄女!
大金这次买糕饼喜糖,花银子花得痛快,三两银子一个子都没留下,全花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