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有田也不提让赵文锦住自家的话, 家里三个女娃和赵文锦年纪都差不多, 就算是同族,住一起也容易让人背后说闲话。
再说, 族长家里田地不少,家里有长工, 农忙时还得雇短工才能忙得过来,赵文锦在县城读几年书的花费还是不缺的。
赵有田想到这里,心里也是羡慕,自家现在手头有银子了,也只陆陆续续买了几亩田地。
村里人还不知道这个院子自家买下了,他知道村里背后算他家一年的进项,顶天了一年能攒下二十两。就这不少人家已经是羡慕得眼都红了,这要知道他家还买了县城的大院子,那还了得?
赵发财对三个儿子是叮嘱又叮嘱,“咱家挣了大钱的事,都得死死闷在心里。一年买上一两亩地,再有陆续嫁娶的花费,得让人觉着咱家虽然也挣钱了,花得也不少,手头活钱不多。
要是张扬嘚瑟,今儿个东家要盖房来借点,明儿个西家请大夫来借点。借出去了咱得抓心挠肺,日日瞅着咋还不来还钱;不借的话要被人戳脊梁骨,说对族里亲戚不仁,左右都不是啥好事,还遭贼惦记。”
赵发财那么抠的一人,从府城回来,也都几乎家家户户都送了礼,为啥?在送些礼,唠唠府城繁华的同时,也说说他家在府城生活的不易。
“府城老大一条巷子共用一口井,喝水都恨不得省着些。每月得花钱叫人掏茅厕,这都能花出去不少铜子。院子又小,甭说养鸡种菜了,摆两张桌子,边上都放不下一圈凳子……”
“野菜都没地挖去,日日买菜都得花银钱,还好老婆子带了几框菜干。这自家关起门来吃得差些成,穿衣打扮上可不能省,要不然人就得防着你是不是偷儿……”
乡亲们想象了府城的繁华和赵家的实在日子,心满意足。
闲谈起来也是说,“赵家那几项营生应该也是挣钱了,不过在府城还是不经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