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是院子里头有井,院子维护得也还成,房间也够,院子没有想要的那么大,也能供大黑和白雪扑腾。
牙人说这一块住着的基本都是府城当地人,年轻人一早去街面上各个铺子里干活,晚上回来住,白日里很是清净。
这条巷子看着冷清了些,但生人来得少,那些个小偷小摸的贼人也很少光顾。出了巷子就是一条小街,粮店布庄,杂货店,各种吃食铺子也都有,日常生活还是很方便的。
赵明月秒懂,这不就是郊区嘛?年轻人早出晚归,家里头老人留守,人流量不大,基本的生活条件也不差。
这个慧娘不甚满意的院子,一年的租金就要十两银子,府城生活不易呀!第二天一早,赵家就退了客栈的屋子,搬到了新院子。
刘家兄弟带了信回县城,往后他们再来府城,赵家兄弟有什么要捎过来的,就可以顺带带过来。
这一来一回的送东西,也是有钱挣的,反正都是要走一趟,顺带的多挣一份银钱,刘家兄弟很是乐意。
第三天,刘婆子和慧娘带着几个小的收拾屋子。赵明月带着大金和赵发财去南山书院办入学手续。
负责办入学手续的书办一见赵明月,就猜到了她是去年那个不到八岁的小童生,满脸笑容的给她分到了和自己关系好的钱夫子班上——丙二班。
走读也分整日在书院里上课的,和只上半日在书院里听先生讲课的。下午是答疑和同窗之间互相探讨,以及自己复习的时间。
赵明月果断选了只上半日在书院听课的,她年纪小,又得顾着遮掩自己的女子身份,最好少和同窗们接近。这样又省了在书院吃午饭的钱,一年只需六两银子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