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不是应该你家娃儿的饼大,我家娃儿的粥分少了,小娃儿不干活少吃点没事,我家娃干得比你家多,这种你进我一尺,我回你一仗的热闹日子么?
今天晚上她就见识到了,老赵家是怎么在吃食上减少矛盾的。
简单极了,三个舅舅一人两个饼,十四岁的大金和十三岁的二金,下地干活能等顶半个劳力,又正是能吃的时候,一人一个半饼,其他人一人一个饼。
每人两筷子菜,补充盐分。现在是冬天,吃的是夏天晒的菜干。
慧娘小声告诉她:其他时候地里有种的菜,大银她们几个再挖些野菜回来,菜就多吃些。
农忙时一人再加一个饼,若是有荤菜,也是一人一块的分。
她外祖父居然不搞重男轻女那套?
赵明月眼里的意思太明显,慧娘噗呲笑了:“我比你三个舅舅都小得多,按你外祖父的说法,从小就机灵。你三个舅舅娶媳妇都要花钱,我嫁出去还给家里挣钱了。”
她想了想又道:“我出嫁那会,家里也实在是难。大金,大银前头的都没养住,三金从小身子就弱。
几个小的也瘦瘦小小的,今儿个五金要喝药,明儿个四金又咳嗽,几个铜板的药钱都拿不出来。”
许是人一回忆起以前就停不下来,慧娘叹口气道:“有了你爹那三两银子,几个小的能喝上药,吃食上也好了些,都顺顺利利的站住了。
你外祖父外祖母和三个舅舅心里都觉着对不住我,想着要是不嫁给你爹,我也不至于年纪轻轻的就守寡。
你爹他真是个好人,娘从不后悔嫁给他,娘也愿意为他守着。
更不用说,还有明月你。你在娘身边,娘日子过得也不冷清。其实真要说起来,咱娘俩的日子,比村里其他人都过得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