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常晴再看这封邮件时,想法却与仝若大不相同。

从爸爸的遣词造句中,常晴能感受到爸爸的变化。这封邮件文笔间透露出的豁达,是那些年爸爸身上绝无可能存在的。

念及此,在悲伤的同时,常晴竟生出了几分释怀。

六年前仝冠今“放弃”了仝若,同时也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信念,却没想到不破不立。旧的理想被彻底击碎,新的理念却一步步生成。当仝冠今把一切都放下时,他却又拿起了很多东西,那些早已枯萎了的灵感接踵而至。他与前尘往事一概和解,在这种纯粹的心态下,他的艺术之路终得到了飞跃。

他的这些变化通通浸润在了这短短百余字中,沉浸在痛苦之中的仝若没有发现,而常晴却了然于心。

“爸爸……”

常晴默念着爸爸,他的一个重要的心结至此终于解开了。

这些年仝若一直活在自责中,他不怪爸爸用非人的严苛对待他,他只怪自己为什么不能合爸爸的心意。

他常常在想,他应该更加努力地坚持下去,也许那样就可以助爸爸完成心愿了。

可在这些文字中常晴看到,爸爸放下了对天才的追求,转而变得豁达通透。

信的最后,爸爸的愿望从让仝若“成为天才”,变成了让仝若“好好生活”。

所以仝若终于可以卸下压了他十几年的自责了。

常晴就这样窝在被窝里,一边哭,一边笑,却还要压抑着声音免得把旁边的戈云翰吵醒。

最后他决定一定要把这些都告诉仝若,让仝若也打开心结。

--------------------

“朝闻道,夕死可矣”有很多种解释,但我还是喜欢最大众的解释:早上懂一个道理,晚上死了又何妨?

这章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既是对常晴,也是对仝冠今。两人都在临死前明白了新的道理,或者说有新的体悟,两人均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