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儿一想有道理啊,原本还担心定价太高会不会有人买,这么想来,乔丫头是仔细考虑过定价和消费人群的牵绊关系的,况且以丫头的性子,定价也只会据成本而定,良心得很,绝不会漫天要价。
“那行啊,快把图纸画好呗。”他都有些迫不及待看到自动铅笔的图纸了,身为技术高超的匠人,先前做的那些铅笔、卷笔刀和橡皮都太小儿科了,急需挑战一些高难度的工艺,那自动铅笔来的正合时宜。
乔宁笑道:“图纸有几个细节还需要斟酌,沈老伯,在做自动铅笔之前,咱还要再做一批普通铅笔,后街有家宣纸铺子找我分销,定了一批500支的货。”
有分销就代表有生意,有进账,沈老儿“嚯”了一声:“好家伙,又有分销找上门了,还定了那么多,他是要拿铅笔夹馍吃啊?”
“什么呀。”乔宁总能被沈老儿的话逗乐,“宣纸铺老板说他们有去往隔壁州县的商队,只卖宣纸得走一趟,带些铅笔去也是一趟,干脆多带些货物,还划算。”
沈老儿想想也是,销往别的州县,怪不得那老板要了那么多货。
不过赶造出500支铅笔,可是一桩不轻松的活计。
乔宁也知道,即便有赵冬来帮忙,500支铅笔做起来依旧有些吃力,她思忖着:“要是再多找几个勤工俭学的学生就好了。”
这倒是个办法,据沈老儿所知,书院家境困难的不止赵冬一个,寒门子弟想通过科考改写命运的人大有人在,只需要把文具店招勤工俭学小工的消息散布出去,应是会有人来主动报名。
乔宁听后觉得这个法子可行,说道:“这就写张告示,挂在门前公式着。”
还不等她找来纸和笔,门房的木门突然被敲了几下,薛智出现在门口,询问道:“乔小娘子,文具店还招小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