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赵穗儿指了指糕点,“已经让他们准备了,你先吃些米糕垫垫肚子。”

赵禝拿起一块米糕吃,随即又想到什么,他看向赵穗儿,“方才梅府的人只说梅兄中了,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少名。”

沈清安在边上十分刻意的咳了两声,看着已经红着脸低下头的赵穗儿揶揄道:“早在你和崔大人在偏厅说话的时候,穗儿就已经又派人去看过了,杏榜第三,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

“我从来就是知道梅兄的实力的,谈何担心。”赵禝嘴硬道 。

“对了。”沈清安从袖中掏出一封信递给赵禝,“我爹写的信,说不日即将奉诏进京,按照送信的速度,他们此时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赵禝打开信看了眼内容,心中忧虑更甚,皇上下旨说沈鹤峰在延林县担任县令多年,在任期间一心为民治理有方,特晋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举家回京。

他在地方任职多年,如今突然被召进京,虽说有理有据,但不免让人怀疑与方才崔大人所说之事有关。

虽然担心,但他面色如常,把信装好交还给沈清安问道:“我还从未问过,师兄当初在京时,是什么职务?”

沈清安仔细回想了一会儿,才开口道:“离京的时候我还小,父亲也很少提京中的事,我依稀记得也是在翰林院任职,好像是修撰的职务来着。”

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官职,延林县县令是正七品,当初师兄留任延林县,竟还降了一级,可如今皇上这一道圣旨,直接从正七品直接升到从五品编修,直接连升三级,怕是到时候会被苏乾针对。

不知道皇上这样做,是真的要嘉奖师兄这么多年的劳苦功高,还是只是他扳倒孙景山的计划中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