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救济粮
乔老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色,伸手摩挲着窗上的旧纹,一开口,沧桑感扑面而来。
“三十四年前,那时华容才刚五岁,老夫还在朝中任吏部侍郎,老夫当初也算是年少有为,不到三十岁就已是正三品官员,但树大招风,老夫虽得先帝另眼相看,在朝中却根基不深。”
乔老说着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年济昌也是闹蝗灾,此事本不该落到我身上,但当时朝中官员正因为立太子的事站队,我迟迟没有表态惹得两位皇子都十分不悦,于是济昌之事便在朝臣合力之下,落到了我身上。”
听到这里,赵禝忍不住问道:“老师在迦南书院任职也有三十多年了,难道那时就”
乔老微微点头,“我带着朝廷的救济粮赶到济昌时,已是饿殍枕藉之景,甚至有的人家,已经开始易子而食,我们带着救济粮过去,首先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是怨恨。”
说道这里,乔老的眼眶已经布满了泪水。
“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地站在我面前,神情麻木地问我,为何不能早点来。我在济昌停留了近一年的时间,看着济昌百姓一步步振作起来,看着济昌从被蝗灾糟蹋的不成样子,又变为一片葱绿,在这一年间,我一遍遍地问自己,当初日夜苦读入朝为官究竟是为了什么,直到在离开济昌回京之前,我回书院探望恩师,他的一席话,让我决定辞官。”
乔老缓步走到书架前,看着这些史书古籍,继续回忆道:“恩师当时听了我在济昌所思所想,笑着问我,你若是现在高楼之上,可还能看得到地上的人来人往?我说自然看得到,他又问我那若是在高山之上呢?还看得到吗?”
说着,他看向了赵禝,“若是你,你还看得到吗?”
赵禝摇头,“登到高处俯视下方,自然是看到不细微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