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靳德僵在原地,沟壑纵横的脸上已然泛起老泪,哥儿寒窗苦读十二载,终于有了今日。

“还愣着做什么,快领我去与你家大人和公子报喜。”对于靳德的激动,赵黎一点也不觉得失礼,反而打心眼里感同身受。

靳家人,无论是他的同僚靳鸿,还是新科状元,他的半个学生靳苇,在整个京城,都是不起眼的异数。当爹的情愿沉沦下僚,一身清贫,却盼着儿子有朝一日青云直上、高居庙堂。

似是听到了外间的动静,靳鸿的房门缓缓打开,只见他一身粗布衣裳出现在门前,看到来人,不紧不慢地拱手行礼:“元齐兄。”

赵黎大步上前,握住靳鸿的双手:“锦飞兄,大喜啊,令郎高中头名状元!金榜已经贴在皇城外了!”

“当真?”闻言,靳鸿顿时睁大了眼睛,紧紧盯着赵黎,眼中充斥着惊喜,还有不敢相信的询问。

“千真万确!一甲头名,皇上钦点的状元!”

“快,去请公子过来!”靳鸿一边吩咐靳德,一边紧紧握着赵黎的手,将其请到屋内。

同在翰林院数十载,赵黎还是第一次见靳鸿如此激动。他拿起桌上的茶壶,翻过一个茶杯,就要为赵黎斟茶,茶壶的盖子与壶身不时地碰撞,发出让人难以忽视的声响,毫不掩饰地透露出主人此时的心境。

“别忙了,今日定有许多人登门,我就不凑热闹了,见过状元郎便走。”赵黎适时地制止了靳鸿,扶着他坐下,这位同僚很快便手足无措起来:“我素日与他人并无往来……”

赵黎摆摆手:“今时不同往日。整个大周三年才出一个状元,自我朝开国以来,状元不过三十余人,放眼京城,令郎可是头一个。”

二人正说着话,靳苇进来了,许是靳德方才去请人时,已将事情悉数告知,此时靳苇这个当事人,面上虽有几分喜色,却瞧着比旁人要平静许多。

“老师。”靳苇恭敬地行礼。

要是在平时,赵黎未必会受这个礼。他并不是靳苇正儿八经的老师,不过是点评过他的几篇文章,提点过几句。可今日,这盛大的欢喜之下,他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