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英不大抬得起头,用眼角余光瞥上去,说话的是一个高个年轻男生,白衣佩剑,手中持一把折扇,上书四个大字:琴剑风流。脸上则带着一张精致的黄金面具。

这不由得他不一愣,下意识脱口而出三个字:“秦风落?!”

秦风落,就是洛小宁心目中的偶像,愿望清单里想要看见的大理寺卿。

他出身优越,是公主之子,天子外孙,但又不是纨绔公子,废物点心,而是实打实凭着破获大案,成为本朝最年轻的大理寺卿。相传其因主掌刑名,不便被人认出,故而在皇亲贵胄游街祭天时,总是带一顶黄金面具,但这反而又倍增了神秘感,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看不见的总是最美,让京城的姑娘们纷纷为他疯狂。

如此一个话题人物,自然成为茶馆酒肆的最爱,凡是讲他的本子,观众总能多上两三成。说书的越爱讲,知道他的人就越多,知道他的人越多,说书的就越爱讲。一来二去,成了个天下皆知的名人。

说书的版本多了,风格就渐渐变得有点传说化。据说秦风落经常微服私访,为市井小民主持公道。有几分真实不知道,但这个印象是深入人心的,这也是洛小宁他们选择扮做他的原因。

没错,现在的“秦风落”,实际是那位“香肠嘴”杂役扮装的,而洛小宁扎着男子发髻,扮成他的随从“杜小楼”——这是说书众多版本中比较流行的一个配置。

但你说反正他带着面具,人人岂不都可以装成是他?

当然是可以,不过,想不被拆穿还是不太容易,智计暂且不提,单是宫中名师教学出来的一手独门“无心剑法”,世上就没几个人能出其右。一旦被提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冒充者就往往落荒而逃。

所以,洛小宁他们这场戏,经过相当的设计。

“大胆!大理寺卿的名讳,也是你敢直呼的?”洛小宁一听钱英吐出“秦风落”三字,立刻又在脚上加了力,让他抬不起头,用服过哑声丸的喉咙粗着嗓门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