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夫人这对鸡,这对兔子,就是拿去卖,也够五六两银子的。
蒲氏有些踌躇的看了看嫂子。
元娘就笑道:"我这妹子住在西山营里,这些儿野物是不缺的,你就收下罢。就算是真是咱们城里的价格,你难道就收不得了?"
嫂子开了口,蒲氏才把东西收下,这个淳朴的妇人觉得自己占了崔夫人的便宜,忙开口道:"我听嫂嫂说了,崔家妹子吃得惯我家的枇杷露。我这里还有两瓶,杏花姑娘替我给崔家妹子带去罢。也不是甚么好东西,但也是我一点心意。"
蒲氏不等杏花说话,就跑到自己房里去拿了两瓶陶罐子装好的枇杷露来,塞到杏花手里。
杏花只好谢过了蒲氏的好意。
蒲氏摆摆手,算起来还是她占便宜哩!乡间枇杷价贱,成堆成堆的在树上挂着,地下烂着,他爹就是加了冰糖熬成枇杷露,卖也不过是卖五百钱一罐子她两罐子枇杷露换得人家那许多野物,她自己都觉得心虚。可也没法子,上回回娘家带来的枇杷露,就剩这两瓶了,若说别的,也没甚么可送做回礼的了。她把回礼送到,就拉着大侄儿离开了房间,把空间让出来杏花跟元娘说话。她晓得嫂嫂和崔夫人姐妹感情很好,怕是有甚体己话要杏花姑娘带给崔夫人,她这个外人在那儿,就不合适了。
元娘果然问了杏花霜降的情况。得知霜降一切都好,府里管家事宜也都捏住了,元娘就放下心来。
这头桃花也是,给苏氏请了安,许氏同朱氏也很关心小姑子的境况——不只是她们关心,她们丈夫也念叨了很多遍。
五郎甚至说:"等我这头忙完,我就得去西山营看看我妹子去。崔如松那厮要是给我妹子养瘦了,那我可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