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巷万志家,一斛。”
“城东何六,子粒两斗。”
……
前来讨粮的人已大半记了数,统共三石不到,不算是个天文数字,可荆燕的眉头却越锁越紧。
她本以为是叔父一时犯糊涂,为了逃避三日后纳不够粮的惩罚,才做出这桩荒唐事,可现在看来,却并非表面看来的如此简单。
从前学农业史时,老师提过一嘴,古代粮食的计量方式,按从小到大有合、升、斛、斗、石这五种,一石=两斛=十斗=100升=1000合。
这个年代的一斗,大约是现在的9kg左右,那三石就足有180kg,都快跟有一个成年男子的分量了。
半个晚上的功夫,以寻常男子的脚力,走遍城中十来户偷上三石,是有可能的。
但偏偏叔父是个跛子。
她心头泛起了一种不妙的预感。
如果没有猜错,这件事不会就此轻易了结。
下一刻,只听弟弟对着面前的凭证,失声喊道:“二姐……这十一户人家被窃的粮数,怎会比叔父带回来的还多了一斛?!”
果然。
荆燕敛去了笑意,默然立于风中,当下拿定主意便清了清嗓音:
“各位乡亲且慢,谷粮自然会全数奉还,但有一桩事,先要说与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