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端来酒酿鸡蛋的时候,柳明安趁机问道。

“哈哈哈……客官被吵醒了吧?”店小二毫不意外地看着迷惑的二人,接着解释道:“这是在请酒仙呢。”

“请酒仙?”

“是啊。每年酒节,都有这个仪式。要天不亮就组织九十九个人,抬着百家酒从镇东头出发,一路放鞭炮,敲锣打鼓绕着沽酒镇大街走一圈。在这之前半个月,会选出一名七八岁的奶娃娃当酒童子,大伙儿把他和百家酒一起抬着,让他一路用树枝蘸着酒往街边人堆里洒,谁沾到了他洒的酒,就会被酒仙保佑,明年酿出来的酒绝对不会坏!”

店小二知道柳明安和姜凝是外乡人,因此格外热情地给他们介绍。说完抬起眼往门外一看,“哎”地叫了声:“他们要来了,要来了,客官快出去沾沾酒气,是个好兆头呢!”

柳明安转头看向姜凝,却见她拿起勺子,三两口就把碗里的鸡蛋吞下腹中,脸上有跃跃欲试的神情。

“快吃,我想去!”姜凝看着柳明安催促道。

柳明安笑了笑,顾不得斯文了,学着姜凝狼吞虎咽,吃完了立马搁下碗,拉着人就往客栈外的大街上走去。

街上已经人头攒动了,柳明安拥着姜凝努力挤过一层一层的人,勉强在前头站稳,那请酒仙的队伍已经走过来了。

场面果然和店小二说的一样,队伍前后都是提着铜锣和敲着鼓的人,中间有十多个人抬着的像轿子一样的东西。但那又不是轿子,没有盖子没有门,就是用竹木做的一个架子,边上绑满了红绸。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坐在架子上面,穿一身红衣裳,脸颊也被涂得红红的,眉心还点了一颗红痣,旁边是一个比他身子还大的酒罐子。小孩手里捏着根带叶子的树枝,伸到酒罐子里蘸了蘸,然后往两边的人头上脸上洒去。

所有人都直直地往上伸着胳膊让小孩洒他们,被酒洒到的人一脸喜色,嘴里念叨“酒仙保佑”,没被洒到的人在那里着急地大喊:“酒童子!酒童子!往这里洒洒,这边这边!”小孩儿忙得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