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阵,官差安排他们入座,柳明安在最后一排的角落位置,姜凝跟过去,坐在空间内的竹屋台阶上,透过那红色的屏障看着他。
先前柳明安已经跟姜凝说过,乡试一共需要考九天,包括四书五经,策问,诗赋三场,每场三天。
这九天里,所有秀才一举一动都会在衙役的眼皮子底下,吃饭时会把他们集中一起来一起吃,不许任何人交谈,哪怕要如厕,也会有衙役跟随。到了夜间休息时,据说会把他们带到善堂,夜间也有衙役巡逻。
第一场考的是四书五经,姜凝陪着柳明安,看着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落笔撰写,不自觉地勾了勾唇。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姜凝除了回家吃饭睡觉,一直在空间内陪考,等到第三日午时,衙役收起了他们的乡试卷,重新发了新的纸,进入第二堂考策问的考试。
姜凝看着那叠厚厚的卷子,心中好奇不已。
古代肯定是由人来亲自批阅,但十六日考试,连考九天,二十五日才考完,结果本月底就要出榜,这来得及改卷子吗?
还是说并不像她那个时代一样,把卷子送到其他地方批改?直接就在衙门内改了?
姜凝跟着收卷的衙役一路走到了公堂后的宅子里,发现他把那一沓纸递给了宋茗,宋茗接过,走进了屋内,里面坐着两个年岁较大的老人。
“秦老,陈老,第一堂四书五经的卷子已经到了,辛苦二位了。”宋茗恭恭敬敬地对两个老人说道。
那老人接过,一人分了一半,姜凝看着他们拿起了狼毫,蘸了蘸朱砂,看样子就是要在此处批阅。
“宋大人说的哪里话,今年南宫丞相的科举改革,倒是给我们省了不少事,不用专门跑到州府去了,比起以往可方便太多了,谈不上辛苦。”其中一个老人摸了摸胡须笑眯眯说道。
宋茗冲二老点点头,自己退出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