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凝眼中闪过淡淡的杀意,她好像知道是谁放了那把火了。
二人吃过了饭,柳明安带着姜凝到了一家名叫“百晓楼”的小门店。
“这个地方虽然看着小,但在灵山镇很出名,雇佣租赁,买房卖地,以物换物,找古书字画,找适婚姻缘……桩桩件件它都做,就是花钱买信息,算是灵山镇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吧。”柳明安跟姜凝解释道。
姜凝点点头,倒是十分意外,想不到这个年代就有这种“中介公司”。
二人进了店,花了五十个铜板,说是要买个适合两个人住的屋子,前后不到半个时辰,柳明安和姜凝就在灵山镇北街有了一个新家。
屋子的前主人据说去了外地做生意,生意做大了就在那边安了家,这房子也就空闲下来了。
柳明安和姜凝走过去一看,不大不小的院子,看得出来有些年头。两间卧房,一间书房,茅房,厨房,杂物间都有,院子里还种着一些花花草草,中间还有一个大瓷缸,里面养着含苞待放的睡莲,看起来清幽又雅致。
百晓楼的人说,这屋子要三十两银子,姜凝想都没想就拍板同意了。
三十两银子的屋子,“中介费”只有五十个铜板,屋子质量还这么好,真是良心价!比起现代那些黑心中介真的是好太多了!
房子是有了,但要过日子还要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
接下来大半天,姜凝和柳明安又跑东跑西,把家里该买的东西买了个遍,零零总总花出去将近十两银子,可算让这个新家有了家的样子。
“唉,花钱如流水!”傍晚时分,柳明安忙完了,坐在院子的石凳上歇口气,看着盒子里剩下的七十多两银子叹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