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淳勉知道她来定是带了目的的,“表妹不用这般生疏。”他浅笑回应,走到饭桌边坐下,邀请说:“用过午膳了没?一起吧。”

梨花看情况是这俩人有话要说,便说:“我给表小姐添一副碗筷去!”

“不用,我吃过了。”姜文雅叫住梨花,她摇头拒绝。

吉子见状,他使了个眼色给梨花,叫她一起退下,道:“殿下,我与梨花就在门口守着,您有事就叫我们。”

淳勉点头,他猜想,姜文雅应该是来给姜氏传话的。

“我让你是去做公主伴读的,你怎么就做了他们的传话筒呢?”淳勉不悦,他有种白救她的感觉。

姜文雅低头沉默片刻,她清楚她这么做对不起淳勉当时拼命救她的恩情。

见她如此,他又有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身不由己罢了。他叹了一口气,指着身旁的位置,叫她坐下说话。“你有话就说吧。”说时,他夹了两块排骨放在碗中,而后将碗筷全都挪到她的面前。“吃吧,边吃边说。”

淳勉的温柔让姜文雅更是沉默,她看着面前的吃食,心里翻江倒海,说不出的愧疚。“我……我不会害你,也不会逼你……”

“我知道。”见她双目垂泪,淳勉心生烦躁,便忍不住打断。“我知道你不是自愿的,我不怪你。”他想让她有话快说,别哭哭啼啼的。

手帕轻掩眼角,姜文雅识时务,她已然招他不快,不敢再有怠慢。“外公说您近日在朝堂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皇上给靖王立藩,边关的武德候已经坐不住了。他希望您在皇上面前近日顺着点儿,低调行事。若是您愿意,您可以学靖王平日那般,平常在皇上身边好好侍奉,以尽孝道。”

帝王之家哪里来的孝道?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淳勉去刻意讨好皇帝,那是生怕皇帝看不出姜氏在打什么心思。淳勉自问他一向不爱讨好,刻意为之的‘孝道’他做不出来。

“外公就如此确定我的话会在父皇面前起作用?”淳勉自嘲,直言道:“父皇不舍靖王,这立藩即便是我说破了天,百官跪破了膝盖,那也是立不成的。至于那武德候……”他瞥向姜文雅,故意笑问:“外公是得了什么消息吗?一个镇守边关的将军,这么多年都坐得挺稳的,怎么这会儿就坐不住了?”

姜文雅不敢回答,她小心翼翼地说:“殿下,我只是传话。旁的,我不知。”

她知或不知又如何,淳勉已然听懂她话中的意思:姜氏要动手了。他与靖王之间的所谓平衡,最终还是走到了终结点。

“你帮我带一句话给外公,问他要做什么。也替我给母后带话,问她想要什么结果。”他想知道姜氏要他如何配合,而他究竟要做到什么地步他们才会满意。

第81章

北冥戌时过半,吉子蹲在东宫大殿前的青石砖上,他将今日搬来的书一本一本地分门别类。不像淳勉每日阅读成山的奏折和书籍,他一个伺候人的太监看了两三个时辰的书简直是要他的命。

腰酸背痛,连着眼睛也涨得发酸,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对着自家主子抱怨说:“殿下,您要那么多玄学术士的书干嘛?这都一整天了,白天去书阁找书,找到了就一股脑全搬来东宫。搬来也就罢了,我就一个人分,这得分到猴年马月去呀。”

说时,他瞧着这一地的书,实在是搞不懂太子看这些杂书有何用处?“您说说看,这奏折都看不完了,您哪儿有功夫看这些闲书呀!”

淳勉脑仁疼,他听吉子叽叽喳喳好一通抱怨,略有心烦,但也着实能理解。他不生气,心平气和地回应:“我瞧这地上的书你分得差不多了,少说几句讲不定就弄完了。我和你说,你抓紧弄,亥时以前必须得全都搬去内殿的书架上。”

他不愿意和吉子多说他为何要这些书,因着他的打算谁都不能知道。

得咧,主子的意思是少说话多做事。吉子听了点点头,他闷头干就是。“对了,今夜王姑娘可要来?昨夜我瞧她没来,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吗?”他且还不知道淳勉于昨晚又去了现代。

现今这穿越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了,淳勉也不好说,不知今夜到底是她来,还是他去。他放下手中的书,稍稍想了一下,便与吉子吩咐说:“今夜还是老规矩,你去内殿寝宫里生个炭火,睡榻也依旧摆着。还有,准备一碗生姜红糖茶放置于内殿的桌上,用小火煨着别凉了。”

淳勉没说王佳佳会来,但也没说不来,吉子知晓今晚该准备的一样都不能少。他将手里的书一沓一沓地分好,应下道:“今晚我还在大殿门口守着,王姑娘若是来了,您要有什么吩咐叫我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