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不同于杨奇需要消化的震惊,钱青是完全接受杜光的理念的。回想在英国的读研时光,她突然生出了时光不可逆的遗憾。“杜老师你还真别说,要是再给我一次做选择的机会,我可能会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做不一样的决定。”

第87章

“你会做什么决定?”杨奇不禁侧头去看她,疑惑地问。

钱青用勺子舀了一大口饭塞到嘴里,粗粗咀嚼两下,没什么犹豫地回答:“比如说,不回国。”

杜光听见后,轻轻笑了两声。“你们这批人里,10个回国的有8个说后悔回来。”他听过不少这种话,所以完全不吃惊,并且还有点儿听腻了的意思。

杨奇不理解钱青,他非常不理解。“国内比起国外只有更好,没有差,你学成后不回国难道不觉得可惜吗?”他的脑子里依旧是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观念,留学在外的游子最终都要为了祖国的建设而归国贡献。

时代变了,这套理论如今是行不通了。且不说现在的海归和当年的海归有什么区别,就是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不缺人才了。钱青清楚自己是什么水平,也知道自己如此渺小,祖国的建设有她没她是完全没有区别的。

瞧着杨奇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她噗嗤笑了出来。稍稍摆弄餐盘里的盖浇饭,她现实又残酷地说:“我没有那么厉害,我只能顾好我自己,我想活得高兴点儿。”也许是戳到了心坎,她不想把自己的心底在外面展露,便又半开玩笑地讲:“都是瞎想,我人都回去了,我妈还指着我抱孙子呢。”

原来,她不开心。杨奇没想到她的心底还藏了更深的想法,并且从不曾袒露出来让他知晓。他不知道是该心疼她,还是应该怪自己没有去好好地探究她。

“钱老师,你要知道人生有一堂课叫作:学会接受。成年人可以后悔,但更重要是学会接受自己的每一个决定,并且做到去承受它所带来一切好与坏。”杜光知道钱青在想什么,无非就是在经历过社会之后,体会到了现实和理想之间有深刻的差距。

哪有人是一帆风顺的,钱青懂这个道理。所以,她就算吐槽两句,也能看得开。“杜老师,道理我都懂。”她拿起手边餐厅提供的免费水,做了敬酒的姿势道:“我以水代酒,敬您一杯。”

“如果当时你不回国,你会做什么?真的会过得比现在更好吗?”杨奇好奇地问她。

钱青还真有想过这个问题,她整理了一下以前的设想,回答说:“我可能会申请读博,也或许会在当地找一份工作糊口。至于会不会过得比现在更好,其实我也不知道。”说到这里,她觉得自己其实就是在为逃避社会找借口。她心里明白,讨生活是没有轻松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一样。

“你有考虑过阿姨吗?”杨奇察觉到钱青的不成熟,故而问:“你走远了,她要怎么办?是把她接到身边一起生活,还是就让她一个人待在上海?”

老话都说了,父母在不远游。钱青虽然和她妈老吵架,但是真要把她妈一个人丢在上海,她是做不到的。当然,让她妈来国外定居,那也不可能。光是语言无法沟通就能让人抑郁,她不想让她妈活受罪。

没有多想,她浅笑回答说:“所以,我这不就一毕业就回国嘛。天天和她朝夕相处,针尖对麦芒地过呗。”她知道她有不成熟的地方,她也一直在努力地去调整心态,说服自己。毕竟,没有人可以做一辈子的小孩。

“她要不回国,哪里还有杨老师你的份儿呀。”杜光八卦附和,把话题扯到他们俩身上。“杨老师你也忒较真,钱老师就得回国,因为要和你在一起呀!她不回来,你哪里来的这份姻缘?”

“咳咳,杜老师,我们在谈人生,谈理想,你怎么就扯到爱情上了呢?这……跳跃性有点儿大了哈。”钱青被这么突然提了一下,闹了个红脸。

气氛扭转,杨奇听了也是不免羞涩。他低头吃粉,几下咀嚼,而后抬头去看钱青,说:“杜老师说的有道理,你不回来,我上哪儿去遇到你呢?”

好肉麻的一句话,钱青被他讲得胳膊上起了鸡皮疙瘩。回看他的眼神,她能在他的眼里看到幸运和笃定。她又何尝不是呢?茫茫人海之中,能遇到一个刚刚好的人那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儿呀,更别提是跨越了百年时空。

“对咯,你就是该回来。”杜光看热闹,秉持着boys help boys的理念,他与钱青说:“老天送了这么一个标致礼物,你不要就可惜咯。”他说的时候,目光轻轻瞥向杨奇。

这话说得就有点儿开车的嫌疑了。钱青一口饭噎在喉咙里,她赶紧拿起手边的水杯灌下去,并尴尬回应:“杜老师,没想到你也蛮会物化男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