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认识我爷爷的人?”朱家豪疑惑地问:“他是谁?是我爷爷的战友吗?也是豫北的?他现在在哪儿?我能……”

“你找不到他的。”越问越多,杨奇叫停了朱家豪。他把话题拉到自己这边,说:“我手里有一封你爷爷写的家书。本来,我是应该交给你的。但是,鉴于你爷爷还活着,所以我想亲自交给他。”他存了私心,想见一见朱振山。

“我爷爷还写了家书?是在滇缅那会儿写回家的吗?”大量的信息让朱家豪生出了太多的疑问。

杨奇点头,回应:“是他在1942年12月20日的中午,也就是民国三十一年写的。”

毕竟是陌生人,朱家豪不能因为对方能说出他爷爷的许多信息从而就相信。因此,他也不可能现在就答应让杨奇去看他的爷爷。而且,他有太多的疑问让他一时之间无法下决定,他需要想一下。

稍有迟疑,他微笑着礼貌回应:“是这样的……我需要今晚和我爸爸还有爷爷说一下您要亲自送家书这事儿。毕竟,豫北老家不比上海大城市,杨老师您要去的话,我们得安排好。所以……要是方便的话……”

听明白了,这是回家还要再问问,别是遇上骗子的意思。杨奇完全能理解,他随即就从包里掏出笔,在朱家豪给他的名片背面写上了他的手机号码。他将名片推到对方面前,不介意地说:“这是我的电话,你有事儿就联系我。还有,我要是能去豫北和你爷爷见面的话,你不需要安排,我全部都自己来。”他不想占小辈的便宜。

话说得挺通透了,朱家豪收起名片,感谢道:“行,杨老师您等我电话。我那边安排好了,我就和您联系。您也别说您要自费这种话,您来豫北就应该都由我来,地主之谊是我该做的。”

“心意我领了。不过,你赚钱不容易,将来得买房娶媳妇。”杨奇笑着拒绝,且说:“我等你回音,你不用着急。”

目送朱家豪离开,钱青坐靠在椅背上,喝着冰美式,回想杨奇说的话,含笑反问:“人家赚钱不容易,要娶媳妇买房子。你呢?你赚钱容易?还是你不买房子不娶媳妇?”

第64章

牛年春晚里的小沈阳说得好,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3月就如同小品里的台词一样,闭眼睁眼,4月就到了眼前。同时,ter 2也正式在清明节假期来临之际宣告结束。

连着西方人的春假,gb今年的复活节假期放得格外得长,几乎是整个4月都处于休息的状态。

2019年4月5日,清明节。由于杨奇在现代没有亲人,理论上,在清明节这天,他不用特地去墓园扫墓。但是,他想去一趟市区的烈士陵园,给他们送上鲜花,带着他作为战友的心去看看已沉睡数年的他们。

“咳咳,不好意思,让一下哦。”

杨奇刚打开门,脚还没踏出门槛呢,结果,隔壁邻居就端着一盆纸灰喊着要下楼,叫他让路。

就一眼,杨奇看出来这是纸钱刚烧完,要下楼去空地上处理的意思。不用猜,他大概清楚这家人是在家里办事。他稍稍转头望过去,透过邻居敞开的大门,瞧见是那个帮他拿了信的老奶奶家。

老奶奶家烧纸钱?他心里咯噔了一记,而后便伸长脖子去看。

“哟,事情都做好了,老二家还没来?”屋子里中年女人发出不满的声音,同时还伴随着碗碟的碰撞声。

中年女人的讲话声在杨奇听来很陌生,因为,在他的印象里,老奶奶家一直就只有老奶奶一个人住,子女很少来。凭着耳力和眼力,他盲猜今天屋里少说有个两三家人。

“今天老祖宗清明烧钱老二家都要迟到,妈,你不管的吗?”一个中年男人提了一袋垃圾放到走廊上,言语里也都是不满的情绪。

“噢哟,算了,你随便他们好了呀。你叫妈去讲老二,老二不要发飙的呀。”屋子里又有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响了起来,“妈,亚萍在丰收日定了一桌菜。我们把家里的东西收好之后出去吃。”

杨奇听着,猜测说要请客吃饭的人应该是和刚刚丢垃圾出来的人是亲兄弟的关系。并且,他们口中的‘妈’很有可能是老奶奶。想到此,他心里暗暗舒了一口气。同时,他也不禁要笑自己,怎么开始惧怕起死亡来了呢?

本就是一个从尸山血海里摸爬出来的人,他何曾害怕过生命的消逝?他暗嘲,他也有被安逸生活所裹挟的一天呐,因着心中有所念,所以就要贪生怕死了。

“老三,你不要叫我管老二,你去和你死掉的爸爸讲,让他去管。”老奶奶在此时发出了声音,且中气十足地继续说:“今天是给你们老王家的烈士办事情,我姓李,我管不了。再不行,你们去你爷爷的河南老家去找亲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