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点,到了下班时间。杜光收拾好东西走到杨奇的工位边上,见对方还没有要下班的意思,便疑惑地问:“杨老师,你加班啊?”
“啊?哦,不……我不加班。”杨奇注意到办公室里的同事们都在收拾,他意识到应该是到了下班的时间。他从工位上站起来,把挂在椅背上的包拿起来背上。同时,他的眼睛再次扫到桌面,检查是否有东西需要随身带走。
“你早上是不是骑小电驴来的?”杜光看杨奇没什么收拾的,就打算和他一起走。当然,他也是观察了好几天,发现这位前职业男篮运动员在交通工具的使用上似乎是挺朴素的。
小毛驴杨奇是懂的,但是小电驴是什么东西?杨奇没有听懂,‘啊’了一下。
杜光也算是个不赶时髦的中老年男老师了,他一个快50岁的老头子都懂什么是‘小电驴
’,怎么杨奇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会比他还要out an呢?算了,他反正是不会嫌弃别人老土的,毕竟他老土起来年轻人都受不了呢。
“就是电瓶车呀。”杜光耐心解释,但也同时不乏夹杂着一丝‘终于比年轻人时髦一回’的小窃喜。
电瓶车这个东西杨奇在找入职资料的时候在李老师那边听到过。他记得,她说他是骑电瓶车上下班的。虽然他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但他基本能猜到它应该是一种交通工具。管不了太多,他点了点头,糊涂地应答说:“是的,我骑电瓶车。”
gb国际学校里面开汽车的比骑电瓶车的多,杜光像是发现了同道中人一样,拉着杨奇,笑呵呵地指着车库的方向,说:“走走走,我也是骑电瓶车的,我和你一起去车库。”
杨奇心想,杜光带着他去车库倒是挺不错的,至少今天能有个东西载他回真如新村。这原本呀,他还发愁要怎么走呢。
兴致冲冲地跟去了自行车车库,各式各样的脚踏车和杨奇没见过的奇形怪状的骑车像是塞饺子一般地被横七竖八地摆在了里头。他看着这些,完全不知道哪辆才是自己的?甚至,电瓶车到底长什么样儿他也不知道呀。
“你的小电驴最好认了!绿毛驴!”杜光往车子里头挤,他指着一辆荧光绿的电瓶车,笑眯眯地直讲:“也就是你们年轻人胆子大,喜欢这种颜色的车子。这个颜色,啧啧,我是欣赏不来的哦。”
别说是杜光这个年纪的人欣赏不来,杨奇这个从民国来的男人也欣赏不来。他看向这辆绿到晃眼的电瓶车,觉得有点儿晦气和丢人。不过,这有车总好过没有吧,他压着心里的嫌弃,学着杜光推车的样子把他的绿毛驴从车库里弄出去。
注意到杜光在骑车前是要发动车子的,他看见他拿了把钥匙插进电瓶车里。还是有样学样,他摸口袋没找到钥匙,便就将背包打开翻找。背包里的东西不多,他一眼就看到里头躺着两把钥匙。一把看起来大,显然配不上电瓶车的小锁孔。随即,他掏出另一把插进去。
应该是向右拧,他回想杜光刚刚发动车子的手势,尝试着去转动。一个用力,果然电瓶车开始抖动起来了。他将背包合上,重新背到后背。然后,一个长腿跨过,便就骑上了他的绿毛驴。
骑是骑上去了,可他要怎么开呢?这又是一个新的问题啊。他观察电瓶车的仪表盘和附近的按钮,他不敢乱来,怕一个没收住就冲出去撞到人。
思索犹豫之间,杜光向他伸出了援手。
“你么,以前打职业篮球肯定出去都是手机上叫个滴滴专车,或者高德打的,对伐。现在出来上班挣钱了,搞个小电驴经济实惠点。但是呢,我一看你这个手势,就知道你肯定不怎么会骑。”杜光带着他对职业男篮运动员的固定偏见印象,一边吐槽一边教学。
他边演示,边教,说:“转动手柄起速度,然后呢,和自行车差不多的就是按手刹停下来。我和你说,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开起来也要注意力道,不容易的啊。”
杨奇试了试,转动手柄的时候他不敢太用力,担心自己没控制好力道冲出去。不过,电瓶车这个东西还真不算太难。杨奇会开汽车也会骑自行车,算是有基础了。所以,电瓶车对他来讲也是一学就会。
“还真是!”学了一门新技术的他十分地高兴。骑上车,他和杜光并排开,且聊道:“我住真如新村,杜老师你回家远吗?”
“我不远,就在殷高西路那边。”杜光笑着看向杨奇,说:“真如距离江湾是有点儿距离的。你路上要碰到晚高峰,当心点儿,不要开太快。”他指着校门口的分岔路,继续说:“你普陀的,看来我们不是一条路。我前面左拐,你右拐,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