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

翌日。

齐府来了一个老嬷嬷,给了苏紫萍一张菜单,要她午时之前送到府上,还派了马车来接。

苏紫萍本想将食盒交给来人,来人却说夫人想要见她。贵人相邀不能辞,而且她最近正要筹备下午茶营业事宜,正需要广泛结识贵妇为她站台。

于是二话没说上了齐府的马车。

不愧是勋贵人家,马车很大,大到能在里面随意翻身,卧榻很软,坐下去都不想再站起来,不像他们苏家的马车,又硬又小,多坐一会儿尾椎骨都疼。

马车在一户朱红大门前停下,立刻有小厮过来放脚凳,苏紫萍踩着脚凳下了马车,拿上食盒,跟在嬷嬷后面进了门。

大门内外截然两种天地,与外界街面上的繁华热闹不同,此处茂林修竹,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微风拂过,漾起池塘点点水波,更有一番江南园林的婉约。

踩过青石板路,一直到最深处的堂屋,老嬷嬷敲了下门,屋门立刻从里面被打开,一个老实巴交的盘发妇人接过食盒。

妇人穿着素锦,看年龄不像丫鬟,看气质不像下人,苏紫萍听见老嬷嬷叫她“崔姨娘”。

崔姨娘捧着食盒,带着苏紫萍往内室而去。

内室再往里还有一层纱帘,帘子里面,影影绰绰像是两个妇人一个小孩,一个坐在正中床榻上,另一个坐在旁边的小兀子上,小孩则在床榻上滚来滚去,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谈话声隐隐约约传入耳朵。

“夫人,那苏娘子还不到二十岁,做的菜怎么可能比得过吴家酒楼的膳师傅?您也太信得过她!”是一个年轻又清脆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