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差事办的漂亮,皇上自都看在眼里。故而当谏官在早朝上进谏时,元怿再不似往日那般不理不答。
“洪诗卿战捷蛮般有功,又两下江南,所成如何众卿家应都瞧在眼里。朕索性告诉你们,这一次的案子能这么快将一干犯官捉拿,正是因着洪卿初巡江南时发现了端倪。如此敏锐勇决,何又担不起左都御史之责?”她瞧着底下站着的官员,其中不忿者不再少数,若不是这些年自己渐渐严苛执政,想必跳出来反驳的人当是更多。元怿也不待他们再说,继续道:“公主乃朕长女,于公,她是郎家血脉就要担负起这家国赋予她的责任。于私,替父分忧,尽子女本责,又有何不妥?”
朝堂一时静默,低下大臣你看看我,我瞧瞧你,最后还是谏台的周大夫上前,“皇上,公主毕竟是女儿家。”
“我黎朝建国之初,□□长女宁安公主亦是女子,却三战突厥逼得他们二十年不踏关州口。□□同高祖平西南时,鲁达军叛变,公主仅用一万驻军坚守雍州关三月不破,这才保得我黎朝之基。”元怿视线扫过下首官员,刚还扬着脑袋那几位闻言纷纷垂首。
宁安公主是唯一一位享受亲王爵的公主,但宁安公主毕竟于开国有功,皇上话说至如此,谁还能再多言?也只有以死谏为荣的谏台司还能站出来继续。
“彼时开国之初时局不稳动荡艰难,如今我黎朝人才济济……”
元怿瞧一眼,又是这位谏台司周大夫。她也不待对方徐徐沉声着将话说完,直接断其言:“周大人是觉得,我黎朝如今遍地良才,朕的公主才能不足于他们相论?”
“臣不敢。”
“朕看你敢的很吗。”
皇上鲜少这般,左右丞相一个邱本玄向来同皇上一个鼻孔出气,洪明昭虽刚直但这事他是当事人不好说话,梁忠虽也觉得女子做官不妥,但洪诗卿那丫头他带过,是个习武用兵的材料,梁将军惜才便不再多言。低下人见势不对都不再多说,只刚出言进谏的几位昂首立在朝堂。
“我黎朝选贤举能从不拘泥出身年纪,怎得到了有才德的女子便不成了?”
“皇上!自古阴阳有道,男子主外女子于内,这乃天道!”
元怿简直要被这周老大人气笑:“天道?何为天道?”
下方几位稍顿的功夫,邱本玄忽然出列,“回圣上,天子为天,天子所循之正道则为天道。”
元怿深深看了一眼他,君臣二人相视,邱本玄笑笑随即躬身垂首退回一旁。
“周卿年迈,竟是个糊涂人了。”元怿起身,最后扫了一眼这位做了几十年谏官的老大夫。“谏官当以天子所行有害苍生万民福祉时上疏规劝,若每日只想着朕所选之才是男是女,丝毫不管其才能功过,更不想万民苍生所求所顾,这样的谏台朕要来何用?”
“圣上!”这话说的极重,周大人惶然跪倒,元怿却没再瞧他。“回去安养天年吧。”
“圣上!”
“退朝。”
第114章 旧怨
这一场公主参政女子为官的风波, 最后以谏台司大夫告老还乡收尾。而此事在朝中实也未掀起什么风浪。朝臣中若说固执一派当以右丞相洪明昭为先,然而皇上破格提拔了他的女儿,他就算有心大公无私, 也架不住镇国公之流天天来拉他要吃酒谈天。朝会堂上三公九卿具在, 他上来就直夸洪家大小姐如何出息,自己家的小女儿若能同她一样当为幸事。如此一来,那起子等洪明昭表态的大臣还有几个再肯相信?他若此时真再站出来反对, 反而成了个得了便宜又卖乖的伪君子。
还不止如此, 洪家大小姐得圣上器重,那洪二小姐自幼进宫为公主伴读, 如今办理案子出入贴身跟从公主, 眼瞅着日后官运怕是要同她亲姐看齐,更别提那得以伴公主左右的洪家公子。私下里已然有不少传说方旭是皇后娘娘为公主选定的驸马人选,因此皇后才对其他世家子弟不甚多问。毕竟洪方旭是自幼同公主一起被皇后娘娘看到大的。品性德行, 家世学问亦是众家子弟中出挑的。而此时,这位被默猜为来日驸马的洪公子,正坐在刑部衙署里陪公主殿下一起审阅卷宗。若不是他们中间还隔着个二小姐迎曦, 看起来倒真像是外界所言非虚。
“岁安。”洪迎曦将整理好的卷宗放到岁安的桌边,盐运的案子了结, 皇上准许公主参事议政,岁安这些日子便在刑部看这些历年官场卷宗, 而迎曦和方旭则负责为她整理出值得审阅的卷宗。
“嗯?”岁安正看着太初二年的户部贪墨巨案,听到迎曦叫她也只嗯一声。
突然, 眼前伸出来一只手, 那手越来越上, 就要捂上她眼睛时, 岁安向后一退。“又闹。”
“该用饭了。”迎曦在她额头上一点, 旋即利落转身准备去往外间宣人传膳。
她这面往外出,不妨迎头撞上一人,看着她上里拿的食盒子,迎曦了然一挑眉。“殿下,禾晴来送饭食了。”
禾晴对迎曦微一笑,跟着她进到衙署中。岁安说她年纪还小不用跟着一起来,便让她在宫中读书。
以前四人一起,如今就剩她自己在空荡的殿中,禾晴心里竟有些怀念一同读书的日子。
方旭向来不同她多言,岁安现下忙起来也顾不上她,除了偶尔关心外再无其他,倒不如前些时候在宫里,两人还能私下一起放放纸鸢。倒是迎曦,现在同她交集还能多一些,两人诗文上鉴赏风格相同,画作上都喜素染工笔,还颇能聊到一起。
“我也帮不上什么忙,给你们做些吃食点心。”
岁安揉揉额穴,撩袍起身,“你做的吃食向来美味,累了一天能吃点禾晴的点心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