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掌柜在其他州县待过,知道顾靖安说的没错。

每个衙门收取的费用名字都不一样,价格也不同。

他笑着点点头,原来如此,刚才是他想岔了。

木掌柜解释道:“咱们到朝廷报官,书吏不是得负责登记吗?所以要给他‘文档费’,有些地方叫‘文具费’或是‘润笔费’,还有叫‘登记费’的,咱们这儿算便宜的,才收一钱银子。”

顾靖安问道:“那‘买批费’就是请知县写‘批’字的费用吧?”

百姓递交诉状上去,知县看看过诉状,予以受理,便会在诉状上写一个“批”字。

然后便会安排时间,传唤涉案人,到公堂审理此案。

若是知县不写“批”字,即便百姓递了诉状,官府也是不予受理的。

木掌柜点头:“嗯,对。这买批费给多少,就看我们自个儿。若是着急就得多给一些,若是不急,给一钱就够了。”

木掌柜是真心觉得张大人不错,想着姑爷是朝廷的人,就想帮着张大人多说些好话。

“咱们这儿算很不错了,张大人上任以后,把很多费用都降低了下来。以前书吏还总是敲诈我们商户,现在张大人都不允许了。”

封嫣然好奇问道:“敲诈?怎么个敲诈法?”

“咱们不是每年都要征收漕粮吗?以前,那书吏验收的时候,如果不给他们点好处,他们就硬说我们上缴的漕粮不合格,要反复筛查,折腾得没完没了。张大人来了以后,就不允许书吏官这么做了,之前给书吏的‘掌秤费’、‘果茶钱’、‘较斛费’这些也都省了,只要给一文钱的‘文具费’,算是书吏开收据的费用。

封嫣然听着木掌柜的语气,他好像对收取这些杂费并没有不满。

“木掌柜对这个张大人,好像很满意啊?”

木掌柜说道:“咱们这儿都对张大人挺满意的,他对普通百姓很照顾的。以前的‘买批费’给得不多,报案了,官府也不给管,好多百姓舍不得花钱,干脆就不报官了。张大人来了以后,‘买批费’便宜了不少,咱们百姓们舍不得花钱的,最多就是晚点审理,也不至于无处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