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据说,蒋家人让护卫运送粮食进溪山府,还当场盘点,把数量都明确说出来。”

“”

“老大,那我们今晚还要不要动手?”

“动个屁,先汇报给首领再作打算!”

“”

——

粉条厂建造完成,厂里员工从护卫中的家眷选,选二十人。

没有大张旗鼓,在粮食收割完,粉条厂开工。

粉条厂每日产上七八百斤粉条,红薯渣都有几千斤。

两百名护卫第一次吃粉条配红薯渣饼,才知道什么叫粉条,也知道粉条原来是那么好吃。

南山地也摆起售卖粉条摊档,粉条十文钱一斤,或者八斤红薯换一斤粉条。另外还有红薯换红薯渣的摊子,一斤红薯换三斤红薯渣。

换红薯渣的难民闻风而来,排起长长队伍。

粉条摊子,人数也不少,但很多人看见那一碗粉条,看着就好吃,这价格不贵,有余钱的难民都争相过来买,红薯多的人家就拿红薯换。

不管是粉条,和红薯渣,都是有限量的。

这下子。

南山地人都知道什么是粉条,难民地也慢慢传开。

蒋家村民,可羡慕蒋霄家开了厂。

“这进厂做工有工钱吗?”

“那肯定有,听说是给粮食。”

“他家开厂,怎么没在村里招人?”

“你还别说,我家就那点粮食,就勉强吃个饱,我都想进厂里面,多挣些粮食。可人家没往村里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