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

赵承嗣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他又说:“陕州发生的事情你们也知道了,陕州刺史被朕革职了,需要挑出新的人选,你们觉得谁合适。”

众臣正想回话,却被赵君璟抢了先。

“父皇,儿臣认为工部侍郎黄忠泽可担此重任。”

赵承嗣轻挑了一下眉头,问:“何以见得。”

“回父皇,儿臣在和黄大人治理黄河水患时,黄大人提出了很多独到有用的见解,可见,他是有这方面的能力的。

此次黄河水患虽解决了,但难保以后不会有复发的时候,所以儿臣觉得派黄大人任陕州刺史有利于治理黄河。”

再者,黄忠泽在黄河水患和突发瘟疫时,都不顾危险奔走在一线,是个关心的人。这样的人,最适合放到地方去当父母官了。

但赵君璟没有说出这个理由,他怕黄忠泽丢了他为国为民的初心。

赵承嗣听了熠儿的话很高兴,他的熠儿会看人了。

他便看着黄忠泽说:“太子殿下举荐了你,那你呢?可愿去担任陕州刺史?”

黄忠泽站出来,兴奋地说:“叩谢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臣愿意。”

没想到跟随太子殿下去陕州走一遭还能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能外放为官,虽不如在京城办差那样显赫体面,但他能远离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可以一心为民办事。

还是陕州这样多发水患的地方,他可以尽情地施展他的才华,何乐而不为呢?

“好,那朕就任命你为陕州刺史,择日赴任。待到花开时,莫忘了栽花人。”

言外之意是不要忘了太子的知遇之恩,以后成为太子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