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拿起那份试卷,看向落款处。

“黄忠泽,你们可认识他?”

叶子昂回答说:“臣见过几回,是安胜侯府家中的庶子。看来他应该是被嫡兄打压,才来参加科举考试。”

“陛下打算给他定哪个名次,授何种官职?”季天骄又问。

“名次就定在第三甲吧,他心性如何,朕还未得考究过,能不能堪大用还未可知,朕还是希望前二甲是寒门子弟,也好多鼓舞人心。

朕看他在回答该如何治理黄河水患时答得头头是道的,那就让他去工部吧,从员外郎做起吧,但愿他是有真本事的,不是纸上谈兵。”

季天骄正襟危坐,“陛下圣明。”

赵承嗣凉凉地看了他一眼,“行了,这里又没有其他人,又来给我搞虚头巴脑那一套。”

季天骄嘿嘿地笑了几声,“这不奉承一下陛下您嘛。”

叶子昂就在一旁看着他直摇头,无奈极了,他这人正经起来比谁都正经,不正经起来简直不是人。

赵承嗣又看了看其他的考卷,从中挑出两份格外出众的,定为前二甲。又择定了前二十甲,分别把他们都分到六部去。

赵承嗣觉得这次的科举选拔还是收获颇丰的,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向全国推广了,归根结底,他还是那个有着雄心壮志的帝王,只是他有着拼命也要保护的人罢了。

第63章 科举制度

一年过去了,赵承嗣已经把科举推向了全国。

大齐的疆土辽阔,不可能所有人都参加同一次考试。所以赵承嗣便采用分批的办法,在地方各县先举行一次考试,称为县试。县试的前五十名进入下一级考试,即为省试。省试的前二十五进入最后一级考试,即为会试。会试的前三甲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