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秦清瑶还没意识到,吃苦的含义。

秦清瑶很清楚,一个地方想要富裕。

一个是外来经济拉动本地经济。也就是这里想办法吸引外商,要么是地便宜工人廉价,让人办厂。要么是够繁华,人才集中政策偏向又便利,让人设立技术导向性公司。

但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个漫天黄沙没几个人的地方,都不符合。

第二个,则是通过本地自身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

这个也是秦清瑶一开始设想的。

不过,跟熊叔的对话之后,秦清瑶第一次开始迟疑,亦或是对局面的摸不着头脑。

“熊叔,我们当地有什么特色,或是买点么?”

“沙多啊。沙地大片,水土流失严重。种田都赚不了钱。”熊叔提到这个,明显愁的很。

秦清瑶沉默了一下:“那大家现在都怎么生存?”这里不小,不是一个小村庄,准确来说,秦清瑶现在面临的,几乎是好些个村庄汇集在一起之后。

大家一个比一个穷的情况。

“大部分有低保嘛,然后这些年我们都在搞造林植树,他们算是政府请了,帮忙干活赚一点。加上低保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寄钱回来。不过啊,国家不批钱,我们搞这个也很难。”熊叔如此说。

秦清瑶谈不上意外,听见这个的时候,倒是有几分了然。

一点点的细问,秦清瑶捏了捏眉心。

早些年这里环境破坏的太严重,加上地处偏僻,人又不多,有钱的转移走了,穷的人走不了,年轻的走了。

简而言之,不是不能治理。

而是投入产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