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就是送寿礼的环节了,虽说太后崇尚节俭,但这种表孝心的时候没有谁会等闲视之,送出的礼一个比一个贵重。
珠宝玉器是最为常见的,皇帝更是直接财大气粗的向各大寺庙捐香油钱,供奉长明灯为太后祈福,与百姓同乐。
诚王府的寿礼倒是中规中矩,是一套福禄寿三彩的瓷器,上面的图案是百子贺寿图,格外喜庆。
倒是姜长乐送的礼物让人诧异了一番,“这是西洋之物?”
太后摆弄着手中长筒状镶满宝石的东西,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透明圆形薄片做成的金丝框架,看着倒是十分精致,旁边还贴心地用纸张写着使用方法。
“皇祖母,这两样皆是西洋的舶来品,一个叫「望远镜」,另一个名为「眼镜」,用之来视物格外方便。”
随着姜长乐轻声细语的解释声音,太后已经摸索着将眼镜戴上了,眼前的世界突然变得格外清晰,饶是见识不俗的太后都吓了一跳,年纪大的人,难免视力不好,看不太清楚,这东西竟然能有这般作用,太后喜得连夸了几句,直接就戴着了。
望远镜倒是瞧着跟本朝的千里眼差不多,只不过没有西洋这个看得远,看的清晰,太后把玩了一会便将东西递给了皇帝,笑着道:“这东西倒是甚为奇巧,皇帝也来看看。”
永盛帝的反应倒也迅速,这东西要是用到军中,不失为一大利器,西洋之物竟这般厉害么?
他的目光在诚王身上滑过,随后又转向姜长乐,对太后打趣道:“果然甚是奇巧,儿子都忍不住要横刀夺爱了。”
两人围着姜长乐夸了一阵,又赏赐了不少东西,她状似毫无察觉,大大咧咧地谢过了赏赐,又说了许多凑趣的话,将太后哄得眼睛都笑眯了起来。
这一幕本该是天伦之乐的和谐画面,但落在某些人眼里却不那么美好了,数道或明或暗的眼神落在姜长乐身上,似乎要将她刺出窟窿来。
等到皇室宗亲们献完礼以后,就到了大臣们贺寿献礼,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个资格。
作为天家外戚,炙手可热的镇国公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孟洵作为新晋内阁首辅,也有这个资格,不过两家的寿礼却是天差地别。
孟洵的礼物并没什么出挑的地方,甚至有些朴素;
相比之下,镇国公府拿出来的礼物就格外引人注目了。
那是一株比人还高的珊瑚树,赤红似血,通透且毫无杂色,衬得满堂生辉,由内而外散发着金钱的味道,直接把其他人的寿礼给压了下去,便是国库里也没有这么好的珊瑚。
感受到众人或惊叹或羡慕的目光,沈芳敏很是得意,什么来自西洋蛮夷的新奇东西,不过就是些徒有其表的玩意儿罢了!
姜长乐对她的目光视若无睹,甚至暗自嘟囔了一句「蠢货」,拿出来的东西这么打眼,比国库还要富有,恐怕已经惹了皇帝的眼。
果然,太后只是象征性的夸赞了几句,就命人收了起来,并没有太过特别的反应,虽说是一视同仁,但相比这礼物的珍贵程度,这态显然度并不符合沈家的预期。
第141章 权臣心尖宠(22)
沈家人惊疑不定地回了自己的位置,要说沈皇后还是了解皇帝的,她知晓皇帝这会儿恐怕心里已经记了一笔,虽然恼怒娘家人扯了后腿,可她也不敢再多说什么给他们找补,以免加重疑心。
献完礼以后宴席已经彻底开始了,伴随着伶人歌舞,整个大殿内都是一片觥筹交错的热闹场景。
相熟的人家三三两两在一起寒暄,太后这边也时不时拉着一些命妇说家常,言语之间并没有提到皇子选妃之类的话,但能够在她老人家露脸的多是些勋贵人家,这也是皇子妃的热门人选。
姜长乐百无聊赖地坐在位子上,觉得没甚么意思,无非是夸来夸去,还不如眼前这些佳肴美酒来得吸引人,唔,配着戏台子上身段玲珑戏腔婉转的伶人,倒也还算秀色可餐。
相较于一众含蓄婉约象征性动筷子沾沾唇的大家闺秀,她这般悠闲的样子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诚王妃李氏在桌子底下悄悄捏了捏她腰间的软肉,低声警告道:“男席那边可是有不少青年才俊,你给我收敛些!”
可惜她这番话反而带来了反效果,姜长乐的筷子动的更欢了,气的李氏对她使了好几个警告的眼神,碍于人多眼杂没有再开口。
其实她这番担忧着实有些多余了,虽说动筷有些频繁,但姜长乐的仪态还是优雅的,再加上那张脸的加持,反而不会觉得粗鲁,只会让人觉得活泼率性,至少明里暗里停留在她身上的惊艳目光并不少,她只做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