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只有远在草原的于谦,特意写了封信回来说了朱瞻基几句,大概的意思是暹罗于大明一向交好,实在是没有必要同人家开战。

欺凌弱小,不是君子所为,大国欺辱小国,更没有大国风范,还是要以礼服人,不能随意发起战争。

还说陛下要打仗,还是应当和朝中官员商议妥当,方才有完全之策,不应该默默行事。

不过朱瞻基也不并在意他的话,还非常有礼貌地回了句:“廷益说的是,朕知道了。”

能得他如此礼遇的大臣,此生大概也只有于谦一人了。

景舒看过以后,也是笑道:“于大人为人从来都是如此,满朝都不敢言语,也就他敢说话。”

像这种当真不怕掉脑袋的,才是名副其实的真君子呢。

西南那边儿战火连天,这边的张太后却已经没多少日子了,就连医术高明如周泽林也是摇头叹息。

“太后娘娘思虑过重,加上本身身子已然不太好,臣说句掉脑袋的话,陛下,娘娘,太后娘娘怕是,最多也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

若是有牵挂,或许还能撑段时间,可是太后娘娘明明就了无牵挂,不过早点走也是好的。

身体有疾,勉强活着,其实也并不好过。

景舒心里难过极了,她记得史书上曾经记载。

张太后临死前,还撑着最后一口气召见了三杨。

说有三件事要交代,谁知第三件事还没有说完,便咽气了,可见张太后是殚精竭虑了。

朱瞻基重生,没有改变朱棣和朱高炽的命运,是因为他们身体不好又倔,他想改也改不了。

至于朱高煦,那纯粹就是意外,也许他本来就可以长寿的。

而张太后为什么还少活两年,大概是没有想强撑的那口气,所以不但没有增加寿命反而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