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长兄也死了呢,侄子当了一家之主,按道理说,应该侄子说了算,可要是按辈分侄子就应该听叔叔的。
如果一个大家子里,出现两个甚至更多有话语权的人,那就容易出事,可侄子总不好开口赶走叔叔的。
就像建文削藩,也是要找到借口,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可以说,也是非常为难的事。
还有朱瞻基,看着朱元璋的儿子朱桂在封地为非作歹,却迟迟没有收拾,就是因为他辈分高。
所以,很多家族,都是爹娘死了就由族老和长兄做主分家,尽量避免拖到侄子继承家业后。
景舒悠悠叹了口气,别误会,她倒不是担心那几个兄弟。
只是,她想起了胡善围,她到时候是继续住在伯府还是……
胡荣也是,胡家的家业这么大,里头有大闺女一半的功劳,他也不说给自家闺女留一点儿。
“他们几个分家产,倒是勤快,也一个比一个机灵,怎么也没人说,要给姐姐留出来一份。”
得知他们早就商量好,这个家怎么分的以后。
景舒有些气不顺,胡善围没有嫁人,也还算是胡家人啊。
“妹妹这是说的什么话?”胡善围却并不在意,反而还理所应当地道:“谁家的女儿能分走父母的家产?”
“我在宫里攒了那么多钱,又帮着妹妹你打理铺子,手头宽着呢,做什么还和兄弟们争呢?”
养女儿都是这样,给口吃的给件衣裳穿的,就不错了,能学东西的,都顶天了,怎么好意思奢求别的。
她又没有后人,比不得兄弟们有子子孙孙要养。
自己啊,只要给乐容攒一笔嫁妆,再给文昌攒一笔聘礼,看着他们好好的,也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