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左看右看,没见到一个顺眼的,便干脆道:“也别在官宦人家想看了。”

“我觉得,你让人留意留意,新进的文举和武举里,便有许多家境贫寒,又人品俱佳的儿郎。”

“让苏家故意给未来妹夫一个人情,再提前说好过继之事,便可。”

只不过,如此便要多陪些嫁妆,可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世间万事,总是有利有弊的。

景舒眼睛一亮,觉得这倒是个不错好法子。

至于嫁妆,石榴是个能干的,做生意从来没亏过,也不缺那么点嫁妆,小姑娘又在她身边养了几年,感情也好,陪点嫁妆并不过分。

石榴和苏震云也觉得可行,但是又因为在文举里挑,还是在武举里挑开始吵了起来。

苏震云觉得,自己就没什么文化,一定得找个读书人当妹夫,方才能改变家中文盲的基因。

石榴这几年的思维改了许多,但对文人的偏见也多了许多。

“负心多是读书人,前门李家那闺女就嫁给了读书人,结果呢?才刚考上举子便纳了美妾,用妻子的嫁妆,养了一屋子的姨娘。

知道为什么那些话本子,都是千金小姐爱上穷书生,跟人私奔、还要死要活的故事,却少有富家公子,爱上农家姑娘,为其倾尽所有的吗?

因为那些话本子,都是那些眼比天高的穷书生写的,这都不是真的,是他们幻想出来的。

武人社会虽低些,但却性耿直,没有文人那般的弯弯绕绕,再有你这个哥哥帮扶着,咱们妹子又何尝过的不好?”

她出宫这些年,见了许多负心事,打心底是不愿意,和书生结亲的。

苏震云心头微微动了动,竟又觉得娘子说的有道理。

便笑道:“是,娘子说的是,我是个大老粗,不懂得盘算这些,妹子的事,就劳烦娘子了。”

“那是自然。”石榴嗔他一眼:“她也是我妹子,我还会害她不成。”

宣德五年,十二月,宫里正在为新年做准备,朱瞻基也难得歇息,陪着亲娘和媳妇在仁寿宫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