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这事,回京的事情肯定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大家都收拾收拾,准备回顺天了。
出顺天的时候大家还是轻装,现在回京城却多了四辆马车,上面全是景舒和朱瞻基的购物战利品。
谁说男人不爱逛街的,朱瞻基就是一个例外。
只不过他买的一半以上的东西,都是给张太后买的。
说母后在宫里生活大半辈子,许多东西肯定没有见过,他得带回去给母后看看,景舒看的很羡慕。
你可以说朱瞻基是渣男,但你却不能否认他是个时刻想着母后的大孝子,若是将来锦儿他们有小朱一半孝顺,她也就知足了。
“老爷,去暹罗的使臣回信了没,如今的进展如何了,那里,到底有没有更高产的粮食啊?”
第198章 语言的艺术
“使者说,不是暹罗那边的稻比我们大明的高产,而是那边的气候温暖,雨水又多。
所以粮食才会高产,和稻种关系其实并不大。
不过,那边的米确实比我们的吃起来更香,想来也是因为气候的原因。
还有派去天竺的人说,天竺的土地更好,那边的人都不需要怎么劳作,就能让自己饱餐一顿。”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地的人普遍都比较懒。
吃完上顿,都不会去考虑下顿该怎么办。
现如今是百姓懒散,国家动乱。
景舒抿了抿唇,轻声道:“那咱们应该做些什么才好?”
这时候的中原天气就是这样,还能把老天爷给换掉不成?
朱瞻基靠在软枕上道:“对内继续学祖宗们,兴修水利,灌溉民田,轻徭薄赋,整顿卫所。”
“实现太祖所说,养军不费百姓一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