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还是那么一句话:“你是后生,不说官品,也该对年近六十的老人,要有尊敬,尊敬人家的为官之道。”

他也看不惯杨荣,但当官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至于要不要谄媚,那就是别人的事情了。

刘安一直没说话,要不是官小,他早就上去喷了。

汝宁府的情况要比真定府稍微差了那么一丢丢,普通百姓每年收入只够刚好糊口罢了。

但也还好,古代嘛,有饭吃就是盛世了。

这日,景舒和小朱逛到一家真阳县书斋。(后因胤禛的禛和真同音,便改为了正阳县)

她忍不住想进去淘些话本子,好在路上打发些时间。

小朱对话本子没兴趣,便在店里随意地逛了起来,还不忘叫来掌柜的,领导式地询问书本价钱。

“这文房四宝怎么卖的?”

“客人,小店的文房四宝分为三个价格,最便宜的呢,一套九百铜板,中等的呢,一贯五百钱,最好的呢,卖两贯钱。”

他家店只是很普通的书斋,价格虽然不是很便宜,但是也不贵。

毕竟只卖给普通的读书人家,富贵人家是瞧不上的。

小朱凝眉道:“那四书五经怎么卖?”

这也太贵了,光文房四宝,就得花一个月的工钱。

掌柜笑道:“四书五经有手抄版的,字迹差些的要便宜些,两贯钱,字儿好的要的三贯钱,印刷版的,要五贯钱。”

手抄版就是那些贫困人家的读书人,为了生计去干的活。

两贯钱的,读书人收五百个铜板,三贯的,读书人收一贯钱。

蕊初低声道:“夫人,怪不得苏震云每月要给他姑姑五贯钱呢,读书确实太费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