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啊,读书人家规矩多,为人又清高,向来看不上咱们这样经商的人家,你过去,不一定会过的好。”
周氏根本听不进去,她不想就那么平凡过一辈子,她想为自己谋划出个康庄大道来,可也不想为妾。
想来想去,她瞧上了胡荣。
彼时大明正值百废待兴,马皇后也尚且在世,世间对女子的束缚也并不重,所以她很容易就取得嫁入胡家的门票。
当时的胡母因为家境有些窘迫,而周家疼爱女儿,嫁妆颇丰,所以纵然是瞧不上也咬牙让她进门了。
刚进门的那些年,她没少被婆婆立规矩。
明明给家里买下人的银子,都是从自己的嫁妆里掏的。
可婆婆却格外硬气,不管寒冬腊月,还是酷暑大雨,她都必须天不亮就去婆婆屋里伺候。
碰到公爹还没起,她就得站在门口被风吹着,冷的双手通红起疮,冻的脚趾僵硬不说。
老太婆还嫌炭火贵,冬日只许点上一盆碳,还被放在她自己脚下,自己压根就烤不到。
娘家母亲心疼闺女,常常接济,好在母家哥嫂弟弟弟媳都是好的,从来不说闲话,还常常送东西来。
她同丈夫诉苦,可只喜欢读书的丈夫哪里会为她和婆婆对峙。
“娘是长辈,我也是不好说什么,娘子啊,你忍忍,让让娘,做人儿媳妇,都是这样的,过几年就好了。
我知道你辛苦,你放心,我一定会对你好的,只要在咱们自己的屋里,你说的都算。”
说起来,丈夫也算是做到了,只要没有婆婆在。
丈夫总是好话说尽,有时候还为自己洗个脚什么的,日子也算是过的安稳。
待生下大闺女后,婆婆言语就更加刻薄了,每日话里话外,让她给丈夫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