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代表着她以后的儿子、孙子永远都是下九流。

“你表妹自己愿意呗。”周氏低声道:“若清丫头和那刘三郎,从小就是一起长大的,肯定是早就有了念头。”

“不过也是你舅舅、舅母不够坚定,这若是换了我,是肯定怎么也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

“就算闺女当时不理解,等以后长大了,自己当了母亲,也就明白父母的苦心了。”

周氏是个坚定的现实主义者,认为婚姻对于女性来说,就应该是要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反而降低自己的社会地位。

就说她吧,周家从前就是个单纯倒卖草药的,属于商贾。

所以她挑夫君的时候,就挑了个会念书、会功夫的。

期盼将来能中个功名,儿女的社会地位,自然就跟着提高了。

可惜的是,胡父不争气,没考上什么功名。

还好他对妻子不错,还父凭女贵,最终拿到了铁饭碗。

这也算是不错的结局,周氏表示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满意。

因为她若是也嫁给个商贾,那女儿就绝对当不了太孙妃。

景舒觉得,自家姐姐胡善围,便是遗传了周氏的事业心。

可随即,她又想起一个问题,忙问道:“表哥不是还没订亲,怎么表妹反倒先订了呢?”

古代讲究长幼有序,订亲也是按年纪一个个来。

“泽林他不肯定亲。”周氏也非常无奈:“你舅舅、舅母,把嘴皮子都磨破了,他也不肯去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