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谨应声站出来,上前去扶住刚刚进门的老国公。

满朝文武:“??”

不是,叔父是怎么回事?

老国公上朝,一是被逼着上朝的。

二其实也是赵崇授意。

如今形势复杂,谢琼在发兵西北之前,已经跟平阳大长公主将南楚巫族的事情告知了赵崇,三人都觉得,如今的情况,可能跟南楚巫族有关。

晏林被捕得太突然,目前的信息,是邱闻舟和二皇子带回来的,赵崇尚未收到其他的消息,这个情况很特殊。

他怀疑,晏林被捕另有隐情。

但如今坊间留言纷纷,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不明就里甚至有所私怨的朝臣,必定会要求他查办晏家。

为今之计,只有先公开晏林和晏谨的身份,让老国公出面,以定国公府的名誉来保晏林和晏家才能堵住悠悠众口,至少等到晏林被捕的真相传回京城。

不然,舆论伤人,若是真的样晏家在牢狱之中走了一遭再还清白,那也还是污名一个。

因而,才有了老国公老年上朝这件事。

赵崇第一句话,果然惊呆了满朝文武。

老国公人虽苍老消瘦,但毕竟是曾经的帝师,将门之后,此刻,面对咄咄逼人的朝臣,他的气势,一分不少,仿佛让人能看到,年少时候的他站在群臣之中,舌战群儒的那种凌厉场面。

“投敌叛国这么大一顶帽子扣在定国公府的身上,定国公府承担不起,定国公府世世代代,武将死战,文臣死谏,绝对没有为了保住性命,投敌叛国苟且求生的营营之辈!”

“你若说晏林投敌叛国,可有证据,人证物证在哪?若是不能提供,便是诬告我定国公府,毁我满门将门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