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种耸人听闻的话引起的效果就十分好。

比如,此刻,善于脑补的围观群众,已经纷纷议论开了。

尤其是平民百姓,吃饱喝足之后,对于这种不公平竞争方式,就十分反感,甚至敢怒敢骂。

反正骂人不用坐牢。

“太过分了,以为天下是邱家做主了么?”

“我说呢,怎么突然在殿试的前一天搞什么失窃,还说自己丢了半个库房,这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偷走邱府的半个库房啊,这话三岁小孩都不信,哦,原来是这样啊,打的是这个主意啊。”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也不知道其他学子怎么样了,能不能按时出发去参加殿试!”

“还别说,刚才在长街上我就看到邱太傅亲自送邱府的学子去参加殿试,哪有人拦着啊,那些住在客栈的外地学子,还因为要搜捕所谓的‘盗贼’被勒令不许离开呢。”

其实并没有,但晏小五的话激起了围观群众的情绪,这种见一猜十的事情,十分常见。

当然,这跟晏谨和晏杨两兄弟作为会试第一第二的滤镜有关。

家里有个六宝和小砚安,还有游玩设施,周围邻居的小孩偶尔来串门,三婶性格温柔,这奠定了晏家在周围十分好的地位。

瞬间,围观群众对邱长盛的不满,达到了一个顶点。

邱长盛听到了那些议论的声音。

他满脸愤怒地看着晏小五:“你闭嘴!”

晏小五反骨蹭蹭蹭地长:“不,我不闭嘴!”

邱家的人欺负赵越,哼,他也要欺负回去!

他们造谣太子啥也不做应给废掉,他就造谣邱家什么都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