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母一看,赶着话说道:“啊,是这样啊,那正好,把这方子和燕盏给我吧,我去给巧妹做了。”

宴清神情一冷,外面的书童正好叫他,说夫子叫他过去。

他当即作揖离去。

宴母气极,道:“小兔崽子,果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她对身边的丫头道:“书房统共就这么大,赶紧把燕盏给我找出来!”

丫头们得令,立马在书房四处搜寻,找了半个来钟头,愣是连燕子毛都没找到一根。

宴母知道宴清肯定是藏起来了,气急败坏的道:“这小王八蛋,连他娘都跟防贼似的!”

这时,宴父来了,他把宴母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冷哼道:“不用找了,我给儿媳妇找了个可靠的婆子,专门伺候她,以后孩子们的事,你最好少惦记!”

宴母闻言,心里一阵燥,破口道:“我啥没吃过!惦记他们小辈的东西?”

宴父扫了她一眼,“你知道就好!”说罢,转身离去。

宴母气得不行,又吩咐人,把家里上上下下找了个遍,但就是没找着燕窝!

巧妹听着外面的动静,只觉得好笑,安安稳稳的躺在床上睡着,心中暗暗感叹:人啊,千万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白露时节,巧妹巧妹,真是说巧不巧,恰好在宴清考上秀才的这一天,平安诞下一子!

晏家这下子,真可谓是双喜临门,合家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