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瑾:“小橡岛之前运输出去的橡胶,原本打算生产一批橡胶鞋给战士们换上。结果刚收到工厂那边的消息,工人弄错了数据,导致这批橡胶鞋的尺寸出了问题。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现在有一万八千多双胶鞋的码子不合适。”

-裴青松闻言面色也不太好,“是码子大了还是小了?”码子小的话他可以找找渠道,看能不能卖给其他地方。若是大了,这个就不好办了。

出于作战和行军的需要,战士们穿的橡胶鞋比普通的橡胶鞋鞋码大一些,一方面方便快速脱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鞋码大一些在面对恶劣的比如泥地等环境时,能更好的行走和站立。

如果这批胶鞋鞋码大了,普通人的脚是不可能穿得上的。

周恩瑾把手上的鞋放到一旁的椅子上,“鞋码普遍大了,部队脚码最大的战士只能穿上最小的鞋,这部分鞋子可以用。但是剩下的一批,还有一万八千多双橡胶鞋,都穿不上。”

“这么多胶鞋总不能回炉重造,这可不好办。”周书婷听裴轻松说过,一双橡胶鞋的材料成本大概在十多块钱,加上人工和机器成本一双在二十块。

一万八千多双橡胶鞋损失大概在四十万左右。

就算海沙岛部队靠工厂和小橡岛赚了不少钱,也禁不起这么霍霍。

虽然出错的工人已经被处罚,但如何挽回损失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也有想过要不运到北方,垫个鞋垫,穿上厚袜子,好歹能穿,价格低一点,应该能卖一部分。但这个方法也算不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