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赵楼主摇摇头,便认真道:“县令大人说,作为补偿,将城东临江湖边一块地划给望春楼,开设第二家茶楼。”

啊?

四人皆是一愣,顿时明白过来,这是多大的一件好事!

没错,天大的好事!

姜朝对待像茶楼书馆等风雅场所管理的都很严格,每个地方设置的数量都有限,且每个茶楼的说书先生数量也把持着,不得超出。

说书先生可以有很多个,但是能在茶楼说书的先生就像是有了编制的公务员,待遇那是截然不同,身份也比外面随地说书的先生高上一等。

在如此情况下,几乎每个地方茶楼的东家都只有一间茶楼,开第二间简直是做梦,不知道多少有钱人拿着钞票就等着官府开口允许开设茶楼,怎么可能让你一个人开两家,好处都占了。

而现在县令为了补偿望春楼吃的亏,允许开第二家,难怪赵楼主愿意压下众意,平息去了这件事。

但,这三位先生听说了这个消息,十有八九也是不会再生气了,因为若是开了第二家茶楼,对他们的好处也是大大有的!

成名的说书先生没有一个是不收徒弟的,他们的徒弟出师后去处一般都是个大问题,没人不想徒弟和自己一样有个铁饭碗,可是茶楼数量就那些,名额就几个,大多数徒弟要么去他处找场地说书,或者在酒楼、街边等地凑合,还有人干脆转行干别的营生,把学了许久的说书当个乐趣。

现在望春楼开第二个茶楼,肯定要招说书先生,他们作为老人,自然有权利优先推荐自己的学生。

这怎么能不让他们高兴?!

“那这仇……容后再说!”江先生憋着气,别扭的哼了一声,挤出这么句话。

这可能是他暴脾气最后的倔强了。

宁景被他有些逗乐,端起茶,借着袖子遮挡了一下,省的江先生看到还以为他在取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