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成想,在家类似于八卦吃瓜性质的营销号看到了闻于野的名字。
“闻氏集团内部纠纷,千亿家产究竟花落谁手?”
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大肆分析了作为本市瞩目的闻氏家族内部成员关系,以及最有可能的家产继承人。
看着看着,许荟的眉头突然皱了起来,这篇文章不仅喜欢将内容往八卦狗血那类引,而且把矛盾点完全安在了闻于野一个人身上,说些不负责任的捕风捉影之语。
大意就是闻于野此人商人逐利,手腕残忍,为了争夺家产全然不顾骨肉亲情……
很明显的春秋笔法,很明显的颠倒黑白。
所以字里行间才会有这么强的煽动性。
然而,顺着相关关键词搜索后,看见的都是大差不差的评价。
就好像,有人铁了心要抹黑他。
想通这其中关键后,许荟反而渐渐平静下来,借用家中客机给人拨了个电话过去。
……
第二天晚上,许荟提前来到餐厅,不多时,对面坐了位打扮干练的女士,她主动寒暄问候,“张阿姨,好久不见。”
这位是她父亲的大学同学,私交颇深的那种,早年弃画转入传媒行业,现在担任财经周刊的主编。
张主编没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喜欢喝酒,和她吃饭,免不了要喝一些。
期间,张主编和蔼笑道,“你啊,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这次找阿姨什么事。”
“还真有一件小事找阿姨帮忙。”
许荟放下筷子,切入正题,“我想搭个桥,让阿姨给人做篇采访。”
“谁这么大的面子找你当说客?”
“您看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