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烛阴挑眉,似乎调皮的吐了一下蛇信。
顾清风冷笑:“你觉得,我会信你?”
烛阴撇了撇嘴角,神色有些暗淡:“我终究是舍不得天姚,我可以给你解封印的法子,但你也要答应我,将天姚带回来,交给我处理。”
顾清风盯着烛阴看了片刻,问她:“你为何,对她如此执着?”
烛阴浅笑:“那我问你,你又为何对那人如此执着?”烛阴叹气,“其实,你我都一样,倾尽所有,也只是希望那被我们放在心尖上的人,能好好的存在于这世上罢了。”
“我没有心。”顾清风的声音,压抑着无尽的悲痛,他握紧了判官笔,紧锁眉头。
烛阴没再说话。她从怀里掏出一张符纸,递给顾清风:“呐,将此符烧了,再将灰烬撒在那幅画上,封印自解。”
顾清风接过符纸,略略颔首:“多谢。”
起身,正欲离去之时,烛阴出声叫住他:“魁役,算我求你,不要伤了天姚。”
顾清风顿了顿,他没有回头:“那个名字不用再叫,那个人也已经死了,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顾清风,新任阎王凌楚云任下,判官。”
说完,顾清风径自离去。
烛阴看着他的背影,直到石屋的大门重新关上。她叹息一声,说到底都是定数,她与天姚是这样,顾清风与那人也是这样。
混沌初开,身负恶念的又何止是人类呢?只是有人学会了控制与压抑,有些则只会放任。她生于天地混沌,却到现在都不明白什么才是对错。
“你说,这一切到底是命中注定呢,还是那二位大神心有不甘呢?”烛阴对着屋子的黑暗处,扯着嘴角,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来。
“命中注定也好,心有不甘也罢,终究都是劫数,躲不过的。”黑暗中,一个苍老僵硬的声音缓缓响起,带着看破红尘的释然,似乎又有一丝于心不忍的无奈。
烛阴不好动脑子,她做事,向来随性惯了:“无妨,他若将天姚带回来,我便欠他一份人情,日后他若有难,我必会出手相助。”
“多谢烛阴大神。”那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
烛阴把玩着手中的石杯,唇角微微上扬。她倒要看看,九重天上的那两位大神,到底能把这盘棋下成什么样子。
第二十九章 画中仙(七)
九天之上,神界初定,生于天地混沌的诸位大神各守一方。伏羲与女娲居于昆仑,众神初生之地。而烛阴,居于钟山。
烛阴的性子太过随意,她受不了那些天条天规。她自出生之日起就在天地间游荡,做事向来只随自己的心情。
女娲说她太过随性,早晚要出事。可是烛阴并不以为然。
一个人的日子太过无聊,烛阴看着女娲造出的那些小人在大地上一代代的繁衍,看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看着他们在伏羲和神农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家园。她为他们掌管日夜交替,四季更迭,不知过了多久。
渐渐的,烛阴厌倦了。有一次,她睡着了,足足睡了三日,于是人间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黑夜绵绵无尽,白昼从未到来。人类开始恐慌,他们向先祖伏羲与女娲求救。
伏羲与女娲赶到钟山,才看到化为原形的烛阴睡得正香。二位大神怪罪烛阴,烛阴却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此,与二位大神产生了小小的争执。
那之后,伏羲与女娲找来了三足金乌,掌管白日;又找来太阴星君,掌管黑夜。最后,找来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分管一年四季。自此,烛阴就真的成了天地之间唯一一个挂名的上古大神。
烛阴乐得逍遥自在,便窝在钟山陷入了沉眠。待她再次苏醒之时,已过了万年光景。她站在钟山之上,俯瞰人间。这才发现,人间早已变了模样。城郭相连,阡陌交通,车水马龙,人头攒动。那些人类也和天上的神仙一样,盖起了亭台楼阁,穿着华丽的衣裳,谈笑风生。
烛阴觉得山上的日子太无趣,索性就去了九天。伏羲与女娲自然没有时间管她,她就自己找乐子。
没有了公务缠身,烛阴整日游荡在九天,今儿与这个星君下棋,明儿又找那个大神看戏。她生的一幅少女样貌,这天上后来的神仙都以为她是个得道的小仙,待她如同孩子一般。
那一日,烛阴带了钟山的佳酿要去找月合老人喝酒,路过紫微宫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女娃正在被紫微星君责罚。那女娃看样子也就十二三岁,相貌却出奇的美艳,跪在紫微殿前,一双大眼含着泪水,却不掉下来。紫微星君拿了戒尺,一下一下打在女娃的手心里。
烛阴好奇,凑过去问紫微星君:“老头儿,这是怎么了?一个小娃娃,你为何如此动气?”
紫微星君见了烛阴,收起手中的戒尺,脸上依旧是愠怒的表情:“这小仙不好好修行,整日里就想些污秽之事,怎能不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