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章 继承家业

非要说有什么不好的,那短命,就是宋大少爷唯一的缺点。

温拾是小老百姓的脑回路,他一方面觉得宋庭玉愿意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没有任何问题,另一方面,就他自己而言,他如果真能有个从小养到大的娃,那将来肯定会希望孩子继承自己的产业。

不能说是传承衣钵,只是他希望把自己最好最珍贵的东西,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家底,交给它,这有点像是一种传承。

宋庭玉不轻不重的拍了拍温拾的屁股,“还是不太一样,要继承宋家生意,没有那么简单。”倒不是五爷瞧不起温拾的补习班,是港湾的水太深,不提前锻炼心态,提高心理防线,真的扛不起来,除非那孩子出生就跟宋庭玉一样没心没肺。

那可能宋五爷和小温的头疼日子就开始了。

“那分家又是怎么回事?你想分家吗?”

“随口一说。”宋庭玉当时只想快

点结束宋念琴的唠叨,一不留神就把这有些伤人的话讲出去了,不过,他虽然这样想过,却从没真打算这样做过。

不然,早在他决定来京市的时候,宋家就该分家各立门户了。

不分才对。

温拾住进宋宅这么久,才意识到到人就该是群居动物,一大家子簇拥在一起热闹的才好。

而不该像他从前似的,一个人一个小屋,孤零零的,可能一整天都没有说出一句话的机会。

因为一个人自言自语,有点像精神有问题。

“你在港湾到底都做些什么生意?”温拾当时只听周正提了一嘴娱乐业,但没去过港湾的小温对这娱乐业的涵盖范围还是有点不清楚。

如果只是简单的娱乐产业,那有什么难打理的呢?

温拾想的还是简单了,完全不知道他屁股下面的男人是条多大的商业巨鳄。

宋庭玉张张嘴,想描绘一番,但却想不出好的措辞,最终道:“等我带你到港湾,你亲眼看看就知道了。”

去港湾,是肯定的。

不过现在这个季节过去太热了,户外就像蒸笼一样,等到冬天去,气候恰好合适怡人,那时候,温拾肚子里的孩子到底能不能保住,也有了定数,安全隐患也少一些。

这一打岔,温拾的话头就从正事歪到了港湾有什么好吃的上面,宋五爷口腹之欲不强,但还是把小时候自己吃过的特色菜说了说,“其实都是些外国菜,味道都差不多。”也没有内地的菜色花样丰富,酸甜苦辣咸面面俱到。

不过没吃过的总是新鲜。

温拾听着都馋。

宋庭玉琢磨起要不要抓几个外国厨子来宋宅后厨,让温拾足不出户也能尝到外国风情。

外国厨子还没找来,从桃花镇出差结束的薛仲棠回来了。

这两个月他是近乎销声匿迹,要不是时不时还给宋庭玉打个电话汇报一下行程,宋五爷都要怀疑他是不是已经跑路了。

其实没有,薛仲棠是下乡去基层干活了。

见到温浪,并意识到温浪晋升为宋庭玉小舅子的薛一爷燃起了危机感。

他意识到自己或许已经被温浪看不太上了,加上温浪明显已经从乡村穷小子鸡犬升天,接触的人直接飞跃了一个阶层,他要是再一

事无成,或许就真的丧失了追求温浪的资格和能力。

薛仲棠忍不得这事,他只要想象温浪和别人在一起,就急的抓心挠肝,晚上睡不着觉。

事到这种份上,他承不承认自己栽了也已经无所谓了,反正他的行为,都印证着他的真心。

他是一定要把温家村和柳泉这两根硬骨头啃下来。

于是,当时婚礼眼巴巴等着见温浪一面,结果温浪走人的时候,完全没注意到角落和他挥手的薛仲棠一伤心,直接追着柳泉的脚步跑到了桃花镇。

情场失意,他总归不会落魄到生意场上也失意的很吧?

柳泉对这隔三差五就上门游说,甚至是贿赂他的男人,真真横眉冷对,那天在宋庭玉婚宴上,柳泉遇到了以前的同僚,经人介绍为桃花镇的项目争取到了十几万的投资,已经足够解决他的燃眉之急。

柳泉的从来都不是急功近利的人,钱够用,一步步慢慢来就是,于是当薛仲棠愿意投资五十万作为诚意时,柳泉毫不犹豫就拒绝了。

“我知道你提出给我投资是什么意思,所以你也应该明白,我拒绝你的投资是什么意思。”柳泉已经连茶都不愿意施舍给薛仲棠一杯了,“请回吧,薛总。”

薛仲棠那真是脸上假笑都绷不住了,情场失意,生意场上他也不好过,这硬骨头真要给他牙都崩掉了。

“到底我做什么你才会点头?这个矿区的开发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你不为你以后的政绩考虑,也该这片土地上的未来考虑吧,你现在的故步自封,只会把这片土地上的发展拖后十年。”

“如果,你口中的飞速发展是竭泽而渔,那我宁可这桃花镇的脚步是慢于其他地方但却平稳的。”

“你不会真的觉得,你所谓的生产基地能够改善当地的民生,带动他们挣钱吧?”薛仲棠冷笑,“你这样从上层调下来的人,根本不知道这种地方有多需要经济发展,就跟从前那个泥腿子镇长,都比你明白事。”

种地养猪致富只能带动小范围人的富裕和衣食无忧,它提供不了大规模的就业,也带动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地如车轮卷起般的发展速度,很快就会把这种传统的产业更新迭代。

往严重了说,整个桃花镇将来都要为柳泉的错误规划而买单。

柳泉完全不搭理薛仲棠的冷嘲热讽,他有自己的打算,就算他不是从基

层爬上来的,他的企划也是得到省里的一致赞同的,那就证明,他的这个打算是有可图之处,并且短期内是能看到回报,能走向持续发展的。

他不会因为薛仲棠几句夸大的说辞,就改变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