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秋,看你过得好,我就好开心!”
柳静秋被他的热诚话熨帖到,微微一笑,忽然想起一事,道:“鱼璃,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
“啊?你说。”
柳静秋拉住他的手,十分认真的道:“鱼璃,你厨艺好,教教我吧。”
柳鱼璃一双猫眼微瞪,难以置信的看着他,道:“不是吧,你要和我学做饭?谁当初信誓旦旦说一辈子都不会给男人下厨?你别想再耍赖,就是你说的!”
柳静秋眼神有些飘忽,摆摆柳鱼璃的手,道:“好鱼璃,过去的事就不提了,你教我下厨吧,你做饭那般好吃,我却连菜都烧不熟。”
“别对我撒娇,留着给你夫君撒去,哼哼,静秋,你栽了,你明年就生宝宝,生两个。”
马上他就哎呀一声,吃了柳静秋一记头爆栗子。
柳静秋将宁景的信小心收好,便就推搡着柳鱼璃进了厨房。
学了一下午厨艺,晚饭柳静秋试着做了三个菜,宁何氏默不作声吃了两口,然后直接把剩下的菜倒进猪食里,就连小奶狗的碗里都有大半碗没动。
柳静秋沉默了。
还有点抑郁,若是夫君在,肯定吃半碗……
远在玉周城吃夜市摊子的宁景忽然打了个冷颤,总感觉有人想暗算他。
夜里,柳静秋将书房的油灯点起,铺开一卷信纸,研墨提笔,想了想,落笔:夫君亲启……
宁景的信中除了告知他听风楼已经允诺的事,还问候他柳老太身体可安好,还有他和柳大嫂起争执的事,柳大哥可曾上门怪罪。
柳静秋一五一十回答了,他前两天就回了一趟柳家看望柳老太,老人家毕竟岁数到了,身体一直不太好,只能这样将就拖着。
至于柳大嫂的事,他大哥柳安易既没有上门问罪,也没有过来表示歉意,像不知道一样,倒是他回柳家时,柳大嫂直接把大门锁了,将他拒之门外,他在门前等了许久,还是柳二嫂回来,把门叫开,带他进去了。
柳静秋写这些事时,并没有添油加醋,直白的将事情叙述出来。
他回答完宁景的信,手顿了顿,继续写:天气渐寒,望夫君谨记添衣,莫要贪凉,家中一切安好,无需挂念。
他停笔了好一会,直到一滴墨从笔尖落在纸上,才回神落笔,用字盖住那点墨迹,写下最后一句话。
过了两天,那封信送到了玉周城。
宁景正从望春楼回来,这两天他不仅忙着和吴先生商议赏月会要讲的话本,还要准备他的“说书四件套”
一木一帕一扇一袍。
木便是说书先生的醒木,可调节气氛,压住场中喧闹,说书高潮时可以做增添气势之用;
帕便是方帕,当说书先生的角色为女子哥儿时,可用方帕辅助扮演,更加引人入胜;
扇则是折扇,每位说书先生手里必不可少的写意道具,随着话本情节发展,折扇展开闭合,扬起落下都能辅助气势,酝酿氛围;
最后的袍就是说书先生的衣袍,人靠衣装马靠鞍,说书先生这类公众人物,自然得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衣服有专门的形式,比之戏服简洁,但比平常的衣服华美飘逸,得专门找人定制。
其实说来说书先生还有一宝,便是桌,但这个自有人安排,不需要宁景去忧心。
宁景叹了口气,连日来为了赏月会他也是颇多劳累,略微有些疲惫,但这是他必须要走的路,便只放松了一下,就精神抖擞起来,准备回房间继续琢磨话本,对镜演习一下。
“宁郎君,有你的信。”
宁景微愣,回神淡笑道:“多谢。”
他从守门大爷手里接过信封,没有立即打开,而是回了房间,才慢慢拆开信封。
他一行行字看下来,眸光逐渐暗沉,嘴角勾起一抹没有暖意的弧度,只是待看到最后一行字时,宁景忽然愣住,微微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