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不丢听到对方自己来取,点头应下了。
这样的话,这周回去又有不少成熟了。
周五她回去和爸妈说这事,第二天一早去摘,就行了。
听闻霍不丢上个学,都能给家里的枇杷找到买家,对方还主动上门取,霍阳才眼前一亮。
他怎么没想到,让客人知道上门取货呢?
等等,谁会主动上门取山货啊?
可是枇杷都有人要,枣子、杨梅、西瓜、橘子什么的,难道不会有人想收购吗?
他找不到买家?难道村里找不到?镇政府找不到?
他这么一琢磨,还真是给村里人,又添了个生财的机会。
往常都是种给自己吃,若是能够卖钱,大家肯定是愿意多种点的。
新村长王志鹏,比霍文武年轻不少,一心想干出点成绩。
和霍阳才在村委这么一交流,都觉得切实可行。
六溪村不算特别贫穷,可也没几家富的,想要政府着重帮扶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靠自己寻得一条合适的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支柱产业,留守六溪村很难脱贫致富,青壮劳力一股脑往外奔去,日后村里人回越来越少。
谁愿意当一个“空头村长”?
有法子留住人,他肯定要干上一干。
“志鹏,你想想看,我们六溪村,是不是种什么都能活?尤其是瓜果,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文生叔家的枇杷,镇中学食堂的师傅,都亲自上门来买,长得可好了,又大又甜,可惜你没尝过。”霍阳才砸吧着嘴,回味着霍不忧带回来的枇杷。
王志鹏一阵无语,你倒是给我带两颗啊?一直在这说,馋谁呢?
不过,是时候下组考察考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