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小舟,我爱你。”
作者有话要说:
(一)
我家距离咖啡馆,有一站地铁的距离,路上会经过四个红绿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卖烤冷面的推车和总是引诱我进去转转的面包店。
四月的风里已经有了春天的味道,白玉兰将开未开,吸引每一位过路行人抬头张望,妈妈一有时间就领着皮皮出去遛弯,拍路边的花花给我看,今日开了迎春,明日开了海棠,我就是在那段日子里,写下这个故事的。
(二)
今年大家应该过得都不太快乐,我困在北京,小刀困在天津,小爷困在遥远的兰州宿舍里,上厕所需要和老师排队报备,其他朋友也是一样,分别在各自的城市接受着疫情时代下的变化和沉默。
上学时从未想到,传说中毕业后的不自由,会是以这种形式。
写大纲时也曾犹豫,考虑故事里的世界要不要和现实世界同频。
但想了想,还是算了,林城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疫情,不能!!
今年感受到的难过的的确确要更多一些。所以春天某个做了好梦的夜晚,我迷迷糊糊摸过笔,决定要写一个轻松的故事。
起初也想过一些吸人眼球的名字,最终还是选择了不起眼、生活化的“养猫人家”四个字。
它可以是对未来的期待,代指小舟小淼未来的家,也可以理解成小舟家和小淼家,两处普普通通的人家,两个简简单单的女孩子。
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我给了她们最最珍贵的、一起长大的默契,我看着她们从孩童成长为少女,看着她们性格发生惟妙的变化,看着她们感受落差和肆意,看着她们始终牵着手,走过祥和人间,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