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什么环境,年,都是一个标志。

仿佛过了那一天,人们就能和过去的一切不美好割裂,好像崭新的一页就能开启。

至少末世之下活着的人,是如是想法。

极夜这种环境,要比极寒极热强太多,只要街道上灯光多开一些,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外出的人比平时多很多。

两人在距离蒙涂山一天路程的小镇停了下来。

连渊去街道上老奶奶那里买了根烤地瓜,从车窗探进去递给南黎,并讲述他打听来的消息。

“这里不是避难区,是一个生活日用品生产基地,都是临近的居民为了赚钱,举家迁移过来的。”

“生活日用品,袜子毛巾牙膏这种东西吗?”

“不止,包括不限于各类食物饮品,像压缩饼干速食饭能量饮料,甚至是营养剂。”

“还有营养剂?”这东西她前世听过,但没碰过,因为没钱买。

连渊点点头,“很便宜,像我们吃的地瓜,05个贡献点一个,只能吃一顿,营养剂就不同了,同样是05个贡献点,能撑一天,也是最近一个月才流行起来的。”

南黎忽然想起一句话。

饭菜都是给有钱人吃的,底层人只配喝营养剂。

如果极夜不过,又或者其他天灾继续持续,人类对食物的消耗远远赶不上生产的速度,所以食物的价格会越来越高。

营养剂,也只是为了让更多人活着。

也仅仅是活着。

但她不需要碰这东西,空间里的食物跟山一样,给足了她安全感。

南黎扒开地瓜外层的皮,咬了一口,很甜。

还没咽下去,便开门下了车,“这里相当于过去的义乌小商品城,既然什么都有,我们给冬聆她们带点特产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