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府邸的四角是由灰白色的大理石柱支撑,在徐风中沉稳静谧。大理石柱之间的石阶上垂着朦胧的纱幔,任清风拂过,那薄纱婆娑扬起,银色的纱与太阳的光华交相辉映,显出五彩的斑斓。不远处的清泉汩汩涌出,化成碧绿的带子围绕府邸一周后流向树林的深处。

那泉水中泛出的星星点点光彩让人感到惊喜美丽,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安详。

房间四角立着汉白玉的柱子,四周的墙壁全是白色石砖雕砌而成,黄金雕成的兰花在白石之间妖艳的绽放,青色的纱帘随风而漾,刹青痕站在这高达十米的建筑里。

薛末回想起在门口看到的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

平常人家是不可以摆放石狮子的,需要有相当建筑等级才行。重点是“三间兽头”。在古时候,二品以下官员人家,便不可以装配“兽头”。说明,帝师府高于二品。“三间”,是古建筑的一种说法,两柱之间为一间。这里是说,中间大门,两侧有角门。

品级真的很高,还能使用琉璃瓦。因为琉璃瓦的使用,只能是皇帝,及其以下的亲王、郡王一级。还有颜色区分。

正门紧闭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帝师府”五个大字。

“正门却不开”,这是有非常大的讲究的。去过某宫的朋友都知道,中轴线上的大门、道路、建筑,都是等级最高的。那是皇帝专用的。帝师府正门,平常不开。而薛末进门时,走的是正门。平常时候,帝师府的人出入,就是走东西角门。

帝师府正门上的牌匾“敕造帝师府”。“敕造”二字不得了,点明是皇帝下旨让建造的。这在当时,是无上荣光,也是等级身份的象征。

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帝师府内的内府了。却不进西边角门正门,迎面只进了正门。

……

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

众婆子步下跟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

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屏风。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