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眉来眼去之时,洪熙帝绷紧全副精神,听着朝臣们禀报着过去几月的政绩。

轮到户部吕尚书时,抬眼看到洪熙帝时,下意识停顿了一瞬。

洪熙帝这些天瘦了一大圈,肉眼可见地从壮年迈向了老年。坐在龙椅上,如以往一般沉下脸思索的时候。除了天子威仪,还透出了一种暮气。

不止吕尚书意识到这种苍老,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放进心里。

随着众臣逐一汇报完,又分批再次展望了新一年的计划,最后由褚承泽来做总结陈词。

在洪熙帝深不见底的眼神中,褚承泽平铺直述地汇报了在监国期间,下达的各项变革和新政,包括文渊阁这个机构的意义和完善过程。

原则上,每一封奏折,都会先提交到门下省,每一道旨意,都需要洪熙帝批复。

但文渊阁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固有的格局。

洪熙帝在权力上非常敏锐,文渊阁现在还是个雏形。但从长远来看,极有可能会成长为一股强大的势力。

所谓功高震主,从来都不只是针对武将。

文臣的笔比刀更锋利,一旦得到机会,能影响的百姓远比一方驻军将领更多。

以褚承泽的城府,不应该看不出来文渊阁的发展趋势。难道他就是以此为条件,才换来穆氏和顾氏的支持?

洪熙帝上朝前,已经将褚承泽长达万字的奏折翻来覆去研究了数回。不说倒背如流,也是滚瓜烂熟。

不知不觉中,就开始琢磨其他的事。

等回过神时,大殿内已经安静了不知多久,褚承泽站立如松,神色淡然地望着洪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