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歆只见过太后遇刺后奄奄一息的样子,在这个话题上没太多发言权,只好奇道:“你真当面诅咒太后暴毙?”
穆歆一直以为大周万事以孝为重,直到从穆老太爷那里听说褚承泽居然敢当着一家人的面,言辞凿凿地威胁太后。
深刻反思后,才发觉自己身为一个外来户,过于拘泥于形式了。
褚承泽神色淡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太后倚老卖老,却不知她儿子的真实想法。”
洪熙帝在中秋宫宴上没给太后撑腰,事后却派了不少太监宫女前去永寿宫慰问安抚,以表孝心。
而宫外,短短一个时辰内,闻风而动的御史们连夜弹劾太子忤逆不孝,奏折已经在门下省堆积如山。
这些大义凛然的御史口诛笔伐,恨不得太子殿下负荆请罪长跪于永寿宫门前,却无人敢提洪熙帝的不是。
这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凌驾于所有忠孝礼义信之上。
如果太后如汉朝吕太后一般,垂帘听政,权倾朝野,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可惜洪熙帝为了避免后宫外戚干政,早早就剪除了太后的羽翼,也就在无关紧要的礼仪上展现对生母的敬重。
一旦涉及前朝政事,就会丝毫不留情面。
穆歆稍加思索,就明白了大周朝孝道的真谛:“早说都是玩虚的,我就不用这么小心了。”
还真以为有秩序的朝代有什么不同,原来都是一个套路。说到底,权力既不分男女,也不分长幼,始终是世间唯一的法则。
虽然她的长辈都很讲道理,但架不住褚承泽的长辈不懂事,还偏偏都位高权重,让穆歆不能放肆展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