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可真有钱,一出手就是十两。”

“不对啊,我怎么记得文渊出事的时候,王婆子说家里穷的已经揭不开锅了?”

村民想起当初宋家三房分家的场景,再次看向赵翠花,眼神变了几分。

一根金簪,最多二两。赵翠花居然狮子大张口,要十两。

真当她是冤大头?”大嫂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来了,没分家之前,我在老宅也丢了不少首饰。三日前,大嫂戴的那根金簪,我就觉得特别眼熟……”

苏莹莹故意说一半留一半。

要知道,赵翠花这几年,每次从她这里得了好处,都会去外面显摆一下。

村里日子都差不多,赵翠花整日拔尖,显摆,要说没有看不惯的,苏莹莹不相信。

果然,苏莹莹刚说完,就有人开口了。

“那簪子不是你送给翠花的吗?”

“对啊,翠花和我说,你对她可好了,有什么好东西都给她。”

赵翠花不明白苏莹莹为什么翻旧帐,一脸迷茫时,苏莹莹开了口。

“是吗?大嫂原来是这么说的啊。”苏莹莹委屈又无奈的叹了口气,“我那翡翠玉镯,大嫂又是如何与你们说的?”

那个镯子,可是原主姨娘给她的嫁妆。当时赵翠花缠了原主好久,说只是戴两日,原主被她缠的麻烦,就答应了。

谁知道,东西借出去后,就没了踪影。